点此搜书

纳米压痕技术检测残余应力
  • 作 者:王海斗,朱丽娜,徐滨士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030487810
  • 标注页数:196 页
  • PDF页数:20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4 ≥19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材料中的残余应力 1

1.1 残余应力的定义及其分类 1

1.2 残余应力的形成机理 2

1.2.1 宏观残余应力的形成机理 2

1.2.2 微观残余应力的形成机理 2

1.3 残余应力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

1.3.1 残余应力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3

1.3.2 残余应力对脆性破坏的影响 4

1.3.3 残余应力对腐蚀开裂的影响 5

1.3.4 残余应力对加工精度和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6

1.4 残余应力的检测方法 7

1.4.1 无损检测法 7

1.4.2 有损检测法 12

参考文献 17

第2章 纳米压痕检测原理及方法 20

2.1 纳米压痕技术概述 20

2.2 纳米压痕法的接触力学基础 20

2.2.1 弹性接触 20

2.2.2 弹塑性接触 24

2.3 硬度和弹性模量的测试原理 26

2.3.1 Oliver&Pharr法 26

2.3.2 压痕功法 28

2.3.3 连续刚度法 30

2.4 纳米压痕实验方法 31

2.4.1 压针类型 31

2.4.2 纳米压痕仪 34

2.5 纳米压痕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 40

参考文献 41

第3章 纳米压痕法检测残余应力的理论模型 43

3.1 纳米压痕法检测残余应力的原理 43

3.2 残余应力对纳米压痕响应的影响 43

3.2.1 残余应力对载荷-位移曲线的影响 45

3.2.2 残余应力对压痕凸起变形的影响 47

3.2.3 残余应力对接触面积的影响 57

3.2.4 残余应力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58

3.3 残余应力计算模型 59

3.3.1 Suresh模型 60

3.3.2 Lee模型 63

3.3.3 Xu模型 66

3.3.4 Swadener模型 67

3.4 压痕断裂法 69

参考文献 70

第4章 Suresh模型和Lee模型在检测残余应力中的应用 72

4.1 块体材料的残余应力研究 72

4.1.1 单晶铜的残余应力研究 72

4.1.2 45钢的残余应力研究 81

4.1.3 喷丸铝锂合金板的残余应力研究 96

4.2 涂层的残余应力研究 99

4.2.1 铁基激光熔覆层的残余应力研究 99

4.2.2 等离子喷涂铁基合金涂层的残余应力研究 112

4.2.3 微弧等离子熔覆层的残余应力研究 125

4.2.4 复合电刷镀n-Al2 O3/Ni涂层的残余应力研究 134

4.3 薄膜的残余应力研究 140

4.3.1 磁控溅射Cu膜的残余应力研究 140

4.3.2 磁控溅射Ti膜的残余应力研究 148

4.3.3 磁控溅射TiN膜及Ti/TiN多层膜的残余应力研究 168

参考文献 180

第5章 其他模型在检测残余应力中的应用 182

5.1 Xu模型的应用 182

5.2 Swadener模型的应用 184

5.2.1 SiC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的残余应力研究 184

5.2.2 Cu膜和Cr膜的残余应力研究 186

5.3 压痕断裂法的应用 190

5.3.1 三层氧化铝复合材料的残余应力研究 190

5.3.2 钠钙玻璃的残余应力研究 192

5.3.3 二硅酸锂微晶玻璃的残余应力研究 194

参考文献 196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