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玉宝,王百田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3861123
- 标注页数:109 页
- PDF页数:11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19 ≥10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基于水分生产函数的密度调控理论 1
第一节 人工林密度调控技术现状 1
一、传统密度调控技术现状 1
二、问题与趋势 2
第二节 基于水分生产函数的密度调控理论 3
一、理论框架 3
二、调控方法 4
三、技术途径 6
第二章 晋西试验区概况 8
第一节 山西方山县 8
一、地理位置 8
二、地质地貌 8
三、气候特点 8
四、土壤状况 9
五、植被分布 9
第二节 山西吉县 10
一、地理位置 10
二、地质地貌 10
三、气候特点 10
四、土壤状况 11
五、植被分布 11
第三节 吉县国营红旗林场 12
一、基本情况 12
二、土壤状况 12
三、气候特点 12
第三章 人工林生长特征 13
第一节 试验方法 13
一、样地设置 13
二、样地调查 14
三、树干解析 15
四、生物量的测定 16
五、数据统计分析 16
第二节 胸径生长特征 17
一、林分年龄的影响 17
二、林分密度的影响 18
三、立地条件的影响 21
四、胸径生长模型 22
第三节 树高生长特征 24
一、林分年龄的影响 24
二、林分密度的影响 26
三、立地条件的影响 29
四、树高生长模型 31
五、坡向、坡位 32
六、林分密度 32
第四节 人工林生长分化过程 32
一、相关研究现状 32
二、坡向对胸径生长的影响 33
三、林木分化过程 33
第五节 生物量及生产力 35
一、森林植物净第一性生产力研究现状 35
二、林分年龄的影响 37
三、林分密度的影响 39
四、生物量模型 40
第六节 树冠生长 42
一、冠幅 42
二、枝下高 43
第四章 人工林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45
第一节 温度和降水对树木年轮宽度影响研究现状 45
一、年轮宽度的影响因素 45
二、问题与展望 47
第二节 试验区气候特征分析 48
一、温度和降水量 48
二、干燥度指数 48
第三节 年轮宽度对气候变化响应 49
一、年轮宽度指数求算 49
二、树木年轮宽度与温度关系 49
三、树木年轮宽度与降水关系 51
四、温度和降水对树木年轮宽度的综合影响 52
五、树木年轮宽度指数模型 53
第四节 人工林气候生产潜力 55
一、气候生产力估算方法 55
二、气候生产力估算 56
三、气候变化对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56
第五章 人工林耗水量及水分生产函数 59
第一节 水分利用效率研究现状 59
第二节 人工林潜在蒸散量 60
一、潜在蒸散量估算方法 60
二、潜在蒸散量估算 61
第三节 耗水系数 61
第四节 人工林耗水量 62
一、林分耗水量估算方法 62
二、林分耗水量特征 65
三、与前人研究成果的比较 67
四、林分耗水量模型 69
第五节 人工林水分生产函数 69
一、水分生产函数研究现状 69
二、水分生产函数的界定 70
三、林分水分生产函数 71
第六章 人工林密度调控模型 76
第一节 人工林密度效应模型研究现状 76
一、模型类型与现状 76
二、存在问题与趋势 79
第二节 年龄与密度效应 80
一、刺槐人工林 80
二、油松人工林 81
第三节 胸径与密度效应 82
一、密度效应模型选择 82
二、模型参数求算 82
三、模型检验 83
四、直径结构 83
第四节 材积、生物量与密度效应 88
一、材积与密度效应 88
二、生物量与密度效应 89
第五节 密度对林下植被的影响 89
一、林下更新 89
二、植物多样性 91
第六节 人工林密度调控模型 94
一、模型选择 94
二、模型拟合 96
三、模型检验 97
四、密度调控对策 97
参考文献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