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批评双打  八十年代文学现场
  • 作 者:潘凯雄,贺绍俊著
  • 出 版 社:北京:作家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06384278
  • 标注页数:489 页
  • PDF页数:50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04 ≥48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写在前面 1

批评建构 3

走向科学的道路——建设中的新时期文学批评学浅谈 3

对象·时空·批评场 7

交流:对文学批评本体论的思考 21

批评家:特殊的读者 32

批评方法的本体意义 42

文学批评的文体 53

文学批评的构架 63

介于科学性与文学性之间的批评语言 75

论文学批评的视角与尺度 83

文学批评与艺术批评的多元组合 94

论文学批评的价值及其效应 105

多元化格局中的失调:批评理论与批评实践的分离 113

对一种理论雏形的描述与期待——由几部文学批评学研究论著而引发的联想 119

理论视角 127

走出思维定势后的选择——论新时期文艺理论批评的新调整 127

新时期文艺理论批评群体浅析 135

文学的发展与一代人的选择——关于青年批评家群体的思考 143

没有实验就无法选择 148

“文革”文学:一段值得重新研究的文学史 150

期待对传统语言文字学的重新挖掘和理论综合 155

文学史的构架及其基本规律初探 158

审丑:艺术的别一魔力——新时期部分小说审丑意识初探 169

面对一个文化现象的思考——论新时期小说中的性意识 180

关于“剥离”的剥离 190

现实主义:无边的还是有限的 196

关于小说文体研究的思考 201

小说文体研究与文学的社会性 204

“浅薄”·“内虚”·期待 208

该是牛反刍的时候了——我们没有理由对理论失去信心 211

我们到哪里去?——由文艺价值观说起 218

通俗文学:显现和疏散社会心态 224

我们缺什么?——对几种文学畸变现象的描述与剖析 233

幽默一回文学 242

漫议批评的“热” 246

独立品格的削弱与丧失——为纪实文学泼一瓢冷水 248

作为一种潮流的纪实文学 252

评论与占卜 254

“作品讨论会”有感 256

湘军:一个口号?一个流派? 259

续“难以下咽” 262

88文坛生存的困惑 265

在模式背后 267

民族化乱弹 269

从原命题做起 271

文本分析 275

在两个世界撞击中的理想升华——近期知青小说新变化谈片 275

知识分子的悲剧是怎样酿成的——读《文坛悲歌》《走向混沌》《储安平》引发的联想 278

伊甸园里的躁动——性文化意识小说漫评 285

青春的活力与模式的桎梏——由几部描写当代大学生活的近作所想及 295

生活距离的远近与文学创作的优劣——关于近期报告文学与小说创作的随想 300

1988文坛印象 304

没有总结的“年度总结报告” 311

莫言的小说模式及其意义初探 315

柔软的情节——马原小说近作中的叙述结构 325

读王安忆近作两篇兼及其他 329

方方——对都市化的发酵现象来一点幽默 333

池莉——执着于生活和艺术的合一 335

桑树坪里话“自我”——朱晓平部分小说创作漫评 337

缠绕着恋乡情结的现代小说——读许谋清的乡土小说 346

现实主义的果实——漫评孙春平的两个小说集 355

矮凳桥作雾中看——《矮凳桥风情》的别一种读法 361

心眼多也是可爱的——析《“中南海”女人》和孙惠芬的创作 367

毫无节制的《红蝗》 371

悲剧意识的嬗变和自我中心状态的局限——读梁晓声的长篇小说《雪城》 376

什么叫作“没意思” 380

并非真的没意思——读《生活——没意思的故事之七》 387

漫游“窄街”后的精神漫游 389

“水,清得如同没有”——读龚笃清小说集《色癫》 391

也许并不遥远——读《遥远的白房子》 393

对《神事》的社会学思考 395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洞庭湖与舒放的《火船》 398

二人论辩 403

关于“对话”的对话 403

“远”与“近”——关于近期小说与报告文学创作状况比较的对话 410

“热”与“冷”——关于文学理论批评整体现状的对话 416

“雅”与“俗”——关于近期文学市场和格局变化的对话 420

“长”与“短”——关于新时期长篇小说创作与理论批评问题的对话 426

“大”与“小”——关于近期报告文学创作的对话 432

“内”与“外”——由新时期文学“向内转”的讨论而引发的对话 438

“道”与“玩”——关于文学位置问题的对话 444

“史”与“实”——由“重写文学史”引发的对话 448

二者不可兼而得之乎?——漫谈经济建设中的“文化贬值” 453

文化消费和文化生态的平衡 455

史实与史论 457

跨界反弹 461

文学艺术的整体化与“打通”的研究 461

“第五代”:文化贫乏下的欲望扩张 464

电影向文学要什么 474

超越代沟——对“第四代”导演的辩解 483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