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文化传播中的中国音乐电视
  • 作 者:杨晓峰著
  • 出 版 社: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7141166
  • 标注页数:198 页
  • PDF页数:21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3 ≥19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中国音乐电视界说 1

第一节 本质:什么是中国音乐电视 3

一、由来 6

二、界说 8

第二节 音乐电视与电视音乐 11

一、音乐与电视音乐 11

二、电视音乐与音乐电视的音画关系 15

第三节 多元文化的传播价值取向 19

一、主旋律类音乐电视:主流文化的传播价值取向 20

二、娱乐类音乐电视:大众文化的传播价值取向 23

三、艺术类音乐电视:精英文化的传播价值取向 27

第二章 传播过程中的中国音乐电视 33

第一节 受众需求:中国音乐电视的传播动因 34

一、中国音乐电视是文化转型的催生物 35

二、中国音乐电视是受众新的娱乐消遣方式 40

三、中国音乐电视应合了受众追随时代的快节奏步伐 44

四、中国音乐电视意境的开拓满足了受众的艺术审美需求 46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中国音乐电视 48

一、后现代文化特征 49

二、后现代文化与中国音乐电视 53

第三节 独特的文化传播控制:中国音乐电视大赛 58

一、第一届“春兰杯”中国音乐电视大赛 62

二、第二届“花城坏”中国音乐电视大赛 63

三、第三届“花城杯”中国音乐电视大赛 63

四、第四届中国音乐电视大赛 64

五、第五届“康佳杯”中国音乐电视大赛 64

六、第六届“康佳杯”中国音乐电视大赛 65

七、第七届“金玛格杯”中国音乐电视大赛 66

第四节 中国音乐电视的传播模式 70

一、传播模式 71

二、特点及价值 74

第五节 中国音乐电视的传播者群体 75

一、词、曲作者 75

二、唱奏者群体 76

三、导演群体 79

第六节 中国音乐电视的视觉画面:信息载体一 87

一、空间 87

二、色彩 91

三、光线 93

四、运动 95

第七节 中国音乐电视的题材与体裁:信息载体二 98

一、题材 98

二、体裁(风格) 106

第三章 中国音乐电视的复合文化品格 114

第一节 娱乐与教化的复合 114

一、娱乐功能 115

二、教化功能 117

第二节 西洋形式与民族文化内涵的复合 119

一、西方技术手段促进了中国艺术理念的体现 121

二、民族文化之意境追求推动着西洋形式的妙用 123

第三节 群体文化背景与艺术个性的复合 125

一、群体文化背景的影响 126

二、艺术个性的表现 128

第四章 企业文化传播与企业音乐电视 134

第一节 企业文化传播与企业广告文化 135

一、企业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企业广告文化 135

二、企业广告文化的功能 139

三、企业广告文化传播中的责任和义务 145

第二节 电视广告——音乐电视——企业音乐电视 149

一、电视广告:企业广告文化传播的最佳传媒选择 149

二、企业音乐电视:电视广告与音乐电视的整合 152

第三节 企业音乐电视对传播企业文化的意义 158

一、有利于增强电视广告的可视性和企业文化的传播力 158

二、有利于提升企业识别系统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 161

三、有利于先明星崇拜后品牌崇拜 162

第五章 发展趋向:商业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统一 167

第一节 中国音乐电视的商业化文化机制 168

一、中国音乐电视的生存机会完全取决于消费者(受众) 170

二、中国音乐电视的商品属性 171

三、中国音乐电视的商业化运行方式 174

四、中国音乐电视的商业文化机制并不排斥其人文艺术价值 178

第二节 守住人文关怀 179

一、人文关怀:中国音乐电视永恒的旋律 180

二、坚持人文主义目标,顺应商业主义驱动 182

结语 188

主要参考文献 193

后记 197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