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李秀伟著
- 出 版 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49564897
- 标注页数:271 页
- PDF页数:28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80 ≥27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论 不忘其真 1
第一章 课程的“发生” 7
一、“三代”与“轴心时代”课程 9
二、“千年经学”课程 14
三、“1922年学制”课程 15
四、断裂后的“三级管理”课程 17
五、学校课程开发的理性 23
示例:“引桥课程”的学科与教师属性 26
第二章 理性开发:“理解与改进”模型 37
一、“理解与改进”的课程开发模型 39
二、产生:专业视角的课程开发 43
三、实施:趣向视角的课程选用 46
四、评价:内省视角的课程反思 49
五、重建:变易视角的课程改进 52
示例:“剪纸探微”课程的理解与改进 54
第三章 学校开发:“过程价值”范式 65
一、校本开发有谜题 67
二、从概念理解到过程重建 76
三、从主体判断到内生性表达 80
四、从结构归属到整体性建构 83
示例:课程重整与校本化 85
第四章 教师开发:“第二课程”范式 93
一、何谓教师“第二课程”? 95
二、形成“课程目标” 103
三、选择“课程内容” 108
四、规划“课程实施” 117
五、基于“评价改进” 123
六、嵌入“自我成长” 128
示例:一所学校的教师“第二课程”群 133
第五章 学生开发:“大数据原生”范式 139
一、大数据带来课程相关性 141
二、云计算具象课程理解性 144
三、可汗学院还原课程需求说 147
四、慕课、翻转课堂的课程支持性 150
五、大数据原生课程教学五大走向 153
示例:卢炳兵“高效课堂”评价系统 166
第六章 教学开发:“国家课程主体化”范式 189
一、教学运作出的产品 191
二、教学中的课程归属 196
三、深度变得可能 201
四、教材的教学面对 204
五、“导学案”的意义 208
示例:学科课程整合教学的例与析 217
第七章 学科开发:“标准衍生”范式 225
一、深度建构学科课程观 227
二、谁是作文课的主体? 229
三、“作文选”有用吗? 231
四、何去何从“评与改” 235
五、文章个性何来? 239
六、笔墨文章 244
示例:一个单元的语文整合过程 248
余论 先知于学生的发展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