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网络环境著作权限制的新发展
  • 作 者:全红霞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0149219
  • 标注页数:258 页
  • PDF页数:26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6 ≥25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著作权限制制度的概述 1

第一节 著作权限制的类型、尺度和本质 1

一、著作权权利限制的类型 2

二、著作权限制合理尺度的判定标准 7

三、著作权限制的本质辨析 17

第二节 著作权限制制度的利益平衡原理 24

一、依利益平衡建构著作权限制制度必然性 24

二、著作权限制制度着重平衡的利益关系 27

三、著作权限制中利益的排序及其范围界定 29

四、著作权限制中公共利益权利形态及发展 32

五、著作权限制利益平衡的新态势 39

第三节 网络时代确立双轨制限制必要性及调整特点 48

一、著作权限制制度深受技术发展制约 48

二、著作权扩张使传统的限制规则失效 50

三、应当确立双轨制的著作权限制制度 51

四、网络著作权限制制度调整的特点 52

第二章 网络著作权限制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55

第一节 著作权限制双向强化的发展态势 55

一、增强对于公共利益限制的发展趋势 55

二、强化对于著作权限制的发展趋势 58

三、著作权数字化集体管理制度的完善 70

四、中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完善 77

第二节 著作权限制内化和弹性化的趋势 82

一、著作权限制内化和弹性化的表现 82

二、著作权限制内化和弹性化的原因 94

第三章 教育有关的网络著作权限制规则 98

第一节 公共借阅对网络著作权的限制规则 98

一、公共借阅权的概述 98

二、公益性图书馆公共借阅的合法性基础 100

三、信息技术进步对公共借阅的影响 103

四、中国公共借阅的法律规制现状 111

五、中国公共借阅对网络版权的现有限制 115

六、授权原则下中国网络公共借阅的完善 117

七、完善中国公益数字图书馆网络借阅的建议 119

第二节 远程教育对网络著作权限制规则 129

一、远程教育著作权限制规则的概述 129

二、美国远程教育适用有条件合理使用规则 131

三、目前我国远程教育适用的著作权限制规则 132

四、完善我国远程教育著作权限制规则的建议 134

第三节 网络教科书对著作权的限制规则 137

一、编辑教科书的合理使用限制规则 138

二、中国教科书的传统著作权限制规则 140

三、中国网络教科书著作权限制规则学说及建议 142

第四章 媒体有关的网络著作权限制规则 146

第一节 时事新闻的网络著作权限制规则 146

一、中国“时事新闻”语义紊乱及解决之道 146

二、“时事性文章”的特性及语义纠正 148

三、时事新闻应适用著作权法保护 152

四、现有的时事新闻著作权取得原则 156

五、中国矛盾的时事新闻著作权取得原则 162

六、完善时事新闻网络著作权取得制度 167

第二节 网络媒体转载的著作权限制规则 170

一、传统媒体转载的著作权限制规则 170

二、网络媒体转载规则缺失加剧版权纠纷 171

三、网络媒体转载著作权限制规则学说及建议 176

四、明确设置网络转载的侵权归责原则 178

第五章 其他网络著作权的限制规则 181

第一节 个人使用对网络著作权的限制规则 181

一、网络环境应加强规制个人目的使用作品 181

二、助长个人非法使用的P2P侵权行为规制 186

三、中国对于P2P软件版权侵权行为的规制 194

第二节 网络著作精神权利的限制规则 197

一、著作精神权利的内容 197

二、著作精神权与著作财产权限制的区别与联系 200

三、传统的著作精神权利的限制规则 209

四、网络环境著作精神权利限制规则学说 215

五、网络环境著作精神权利限制规则建议 218

六、网络环境著作精神权利限制的弹性化 225

第三节 技术措施和电子权利管理信息的限制规则 229

一、技术措施保护义务的确立及其性质 229

二、保护作品的技术措施的类型 232

三、规避技术措施具体行为的分类 234

四、作品技术措施权的限制规则 237

五、技术措施权限制的实现方式 240

六、电子权利管理信息的概述 241

七、中国电子权利管理信息保护现状及完善 244

参考文献 246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