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张兴权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100082778
- 标注页数:260 页
- PDF页数:27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76 ≥26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语言接触和接触语言学 1
第一节 语言接触概述 1
第二节 语言接触定义 3
第二章 接触语言学的先行理论 7
第一节 洪堡特的论述 7
第二节 施莱赫尔的论述 10
第三节 舒哈特的论述 12
第四节 博杜恩·德·库尔特内的论述 15
第五节 保罗的论述 18
第六节 房德里耶斯的论述 20
第七节 谢尔巴的论述 23
第八节 萨丕尔的论述 26
第九节 布龙菲尔德的论述 30
第十节 波利瓦诺夫的论述 32
第十一节 特鲁别茨科依和雅可布森的论述 37
第十二节 帕默尔的论述 39
第十三节 新村出的论述 42
第十四节 张世禄的论述 43
第十五节 罗常培的论述 46
第三章 接触语言学的基础理论 49
第一节 国外语言学家的论述 49
一、瓦茵莱赫的论述 49
二、豪根的论述 54
三、费希曼的论述 56
四、赵元任的论述 58
五、李方桂的论述 60
六、罗简兹维格的论述 61
七、维列夏金的论述 62
八、其他语言学家的论述 63
第二节 国内语言学家的论述 67
一、严学宭的论述 68
二、高名凯的论述 69
三、傅懋勣的论述 70
四、马学良的论述 70
五、喻世长的论述 71
六、其他语言学家的论述 71
第四章 接触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78
第一节 接触语言学的生成和发展 78
第二节 接触语言学的概念和定义 84
第三节 研究接触语言学的意义 88
第五章 接触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93
第一节 语言成分借用 93
一、词语借用概述 94
1.外来词、外国语和借词 95
2.原语和源语 99
3.借词和混种词 102
4.字母词语 106
5.所谓借形词 110
二、词语借用过程和结果 112
1.源自汉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外来词 112
2.源自俄语的外来词 113
3.源自英语的外来词 118
4.外来词的地区变异 126
5.外来词的国际变异 128
6.东北亚三种语言外来词对比 130
三、其他语言要素的借用 139
1.语义的借用 139
2.语法的借用 147
3.语音的借用 150
第二节 双语兼用 152
一、双语现象 152
二、双语术语 153
三、双语定义 153
四、双语原因 156
五、双语标准 157
六、双语分类 160
七、双语功能 163
八、双语学习 165
第三节 多语兼用 169
一、多语定义 169
二、国外多语 171
三、国内多语 172
四、多语功能 174
五、多语学习 176
第四节 双言并用&. 177
一、双言定义 177
二、双言事例 181
第五节 语言转用 182
一、语言转用定义 183
二、语言转用类型 184
三、语言转用过程 186
第六节 语言转换 189
第七节 语言混用 193
第八节 语言联盟 196
第九节 语言干扰 199
第十节 语言混合 201
第十一节 语言保持 206
第十二节 语言消亡 210
第十三节 研究课题 218
附录 220
一、主要参考著作目录 220
1.中文版 220
2.日文版 225
3.朝鲜文版、韩文版 230
4.英文版 235
5.俄文版 240
二、各国人名索引 244
1.欧洲、美洲、非洲人名 244
2.日本人名 248
3.朝鲜、韩国人名 248
4.中国人名 249
三、语言学术语对照 250
后记 257
作者简介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