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周何著
- 出 版 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05
- ISBN:9571427039
- 标注页数:169 页
- PDF页数:18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80 ≥16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训诂的名义 1
第二章 训诂的范围 3
一、语言方面 3
二、文字方面 4
三、义蕴方面 4
四、特殊问题 5
第三章 训诂的历史 9
一、萌芽时期 9
二、奠基时期 10
三、发展时期 12
四、研究时期 13
第四章 训诂的内容(一)研形与审音 19
一、研形 19
二、审音 31
第五章 训诂的内容(二)——求本义 37
一、本义 37
二、引申义 38
三、假借义 38
四、新生义 38
五、特殊用义 38
第六章 训诂的内容(三)——说引申义 39
一、引申义之变化性质 39
二、整理之依据与方法 42
三、整理作业之实例 45
四、结语 56
第七章 训诂的内容(四)——明假借义 57
一、前言 57
二、假借之成因 58
三、假借之条件 59
四、余论 65
第八章 训诂的内容(五)——相对异辞之辨析及其他 69
一、析义 69
二、其他 79
第九章 训诂的方式 83
一、互训 83
二、义界 85
三、推因 86
四、形训 88
五、音训 89
六、义训 90
第十章 训诂的用语 113
一、犹、犹言 113
二、读如、读若;读为、读曰;当为、当作 116
三、之言、之为言 118
第十一章 训诂工作者应有之态度 119
第十二章 训诂的条例 123
一、声训条例 123
二、形训条例 145
三、义训条例 148
参考书目 149
附录一 春秋三传“东其亩”解 151
附录二 论倒言之训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