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孤岛意识  帝国流散群知识分子的书写状况
  • 作 者:蔡圣勤著
  • 出 版 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13514255
  • 标注页数:233 页
  • PDF页数:24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8 ≥23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导言:后殖民理论的空隙和库切的领域 1

第一节 现代性批判语境中的文化研究 1

一、文化研究中的后殖民理论 5

二、右翼阵营的呼应和流散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 7

三、小说与其他文本的边界模糊趋势 11

第二节 库切的松散创作倾向与思想的维度 12

一、学者型的作家库切 12

二、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17

三、库切的松散的创作倾向 23

四、渗入文本的思想维度 24

第二章 孤岛意识的构成与书写实践 29

第一节 孤岛意识之“文明—野蛮论” 31

一、现代工业文明与诗歌传统的毁灭 32

二、探源:卡瓦菲斯的诗与贝克特的“等待” 40

第二节 孤岛意识之“历史虚构论” 47

一、库切批评文本中建构的历史虚构论 47

二、创作:虚构先祖的历史叙述和《福》的颠覆 50

第三节 孤岛意识之“孤岛生存论” 56

一、现代生存条件下孤独的“斯多葛派”人物 57

二、实践:“卡夫卡色彩”的鲁滨逊漂流记 60

第三章 孤岛意识的书写与表现方略 67

第一节 孤岛书写的目标:历史的重构和聚焦民生 67

一、殖民文学中的历史建构 71

二、后殖民文学中的文化表征 76

三、南非的政治局面与库切的民生视角 82

第二节 孤岛书写的策略:回避政治性的文字审查 85

一、文化霸权与现代性反思 85

二、从优越到无奈的政治变迁 88

三、出版政治与权力话语 90

第三节 孤岛书写的选择:颠覆殖民语言的权威 94

一、创作语言的选择及叙事立场的两面性 94

二、对殖民者语言权威性的批判 99

第四节 孤岛书写的文类:杂糅虚构与非虚构文本 102

一、虚构的语言和虚构的文本 102

二、自传与传记中的虚构与真实 106

三、语义的模糊性与经典的互文联想 110

第五节 孤岛书写的原则:人性本源的自然与和谐 113

一、库切的诗性爱情观 114

二、作者与叙述者的语际穿梭 115

三、诗性文人的拜伦情节 117

四、书写策略与“调解”尝试 119

第四章 孤岛意识促成的右翼后殖民理论 121

第一节 理论成因:文化身份的深度影响 122

一、夹缝人的思想状态与生存抗争 122

二、库切对爱略特的文化身份问题的批判 124

三、摆脱不掉的文化的标志和身份尴尬 128

第二节 形成过程:对文明冲突理论的呼应和怀疑 130

一、呼应与彷徨: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130

二、认识与批判:文化殖民后的人性灾难 132

第三节 理论归属:对后殖民理论的自觉皈依 137

一、“全球化话语”引向文化领域 137

二、赛义德的流散文化身份与“他者”话语 140

三、斯皮瓦克、霍米·巴巴及其对理论的发展 143

四、库切右翼阵营的呼应与补充 147

第五章 库切理性批判的右翼性表现与局限 161

第一节 帝国意识内部的反思与批判 161

一、对西方中心文化及经典概念的解构 163

二、对欧洲帝国殖民文学神话的解构 168

三、帝国文化意识的自我解剖 172

第二节 无阶级性立场的选择与确立 175

一、自然和谐的无宗派性立场 175

二、虚构作品的无阶级性立场 178

三、非虚构作品的无排他性立场 184

第三节 自然本源属性的崇尚与弘扬 188

一、文学的人性法则与殖民同化关系 188

二、动物的寓言和彼岸意向 190

结语:库切的双重启示 193

参考文献 197

附录一:一个讲座:什么是经典? 207

附录二:丹尼尔·笛福和他的鲁滨逊·克罗索 222

附录三:库切重点研究和评论的作家学者索引 227

后记 231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