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五四前后的新文化派与文化保守派  价值观比较
  • 作 者:武吉庆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101083408
  • 标注页数:252 页
  • PDF页数:26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2 ≥25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 1

绪论 1

一、缘起 1

二、学术史 3

三、资料、方法、思路 11

第一章 价值系统的解体、重建及其面临的困境 15

第一节 晚清价值观变迁 16

一、人欲可以推动社会发展 18

二、个体具有自身价值 21

第二节 辛亥革命后价值承当的丧失与所谓“道德失范” 30

一、价值迷失与“道德失范” 30

二、关于“道德失范”的认识分歧 33

三、权威存废与价值重建 38

第三节 五四时期重建价值系统的努力与终极价值的缺失 42

一、继续冲击传统,清除重建障碍 43

二、关于道德的相对与永恒的不同体认 48

三、新文化派的现代化取向与文化保守派的终极价值关怀 57

第二章 个体价值及其实现途径 64

第一节 独立自由的人格价值 64

一、崇尚独立自由之精神 66

二、追求思想言论自由 78

三、个人自由与社会规范 87

第二节 个人价值的形成及其实现途径 92

一、道德完善与价值实现 92

二、挣脱身心束缚,努力创造价值 97

第三章 关于价值规范的不同体认 111

第一节 道义与利益的取舍 111

一、注重现实功利,反对空言道义 113

二、崇尚道义,弱化功利 119

三、整合义利关系的努力 130

第二节 群体与个人价值的轻重 134

一、群体至上的价值取向 135

二、个人与群体价值的两相兼顾 141

三、自我完善与社会进步 146

第三节 理性与物欲的调控 151

一、有所节制的欲望顺适和满足 152

二、克制欲望,张扬理性 156

第四节 道德与知识的评价 162

一、反对科学崇拜,主张以德统智 165

二、以科学为本位的重智轻德观 176

第四章 道德、宗教与终极价值 186

第一节 道德、宗教与人的精神超拔 186

一、道德与崇高价值的持守 186

二、宗教与人生境界的提升 195

第二节 宗教与信仰系统的重建 209

一、世俗化的“无我”论和业报论 210

二、以“人文主义”代宗教 214

三、“信任天不如信任人”的人化宗教 216

四、“以美育代宗教” 222

结语 230

参考文献 245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