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晚清政治史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上
  • 作 者:王开玺著
  • 出 版 社:北京:东方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06089852
  • 标注页数:405 页
  • PDF页数:41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3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19 ≥40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封建社会末期的王朝吏治及其社会影响 1

第一节 道光朝的吏治 2

一、贪赃受贿,枉法营私 4

二、贪酷虐民,冤狱重重 18

三、穷奢极欲,竞尚侈靡 23

四、庸懦昏聩,懈惰公事 26

五、夤缘钻刺,党援互市 28

六、吸食鸦片 30

第二节 最使道光帝忧惧愤懑的吏治官风——因循疲玩,懈怠公事 33

一、中央对地方政治控制力减弱,令不能行,禁不能止 34

二、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力减弱,地方每每借故侵挪正杂钱粮 35

三、从地方到中央各级行政机构,办事拖拉,毫无效率可言 36

四、各衙门之间互相推诿,消弭事端 41

五、官官相护,积习相沿 44

六、各级官僚碌碌中庸,遇事模棱取巧,敷衍圆滑,不负责任 49

七 黠书蠹吏舞文弄法,勒折需索,挟制官长 51

第三节 清王朝整肃吏治的努力与失败 57

一、“京察”“大计”和“军政”,以激浊扬清 58

二、道光帝裁汰漕运陋规,整顿吏治的三把火 67

三、酌定章程,惩恶扬善 80

四、以官治吏,裁汰胥吏 81

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清廷腐败吏治 87

第四节 清道光朝吏治败坏之原因 93

一、封建官僚政治藤蔓上的恶果 94

二、封建官僚政治制度的通病 107

三、封建专制制度的产物 117

四、八股科举考试制度方面的原因 121

第五节 道光朝吏治腐败的社会影响 123

一、破坏社会生产力 123

二、激化了地主阶级与贫苦农民的阶级矛盾 127

三、各级官吏的贪卑苛敛,造成官逼民反 128

四、侵蚀清王朝的官僚集团,削弱了其统治力量 131

五、清王朝国家机器对外、对内两种职能大大下降 134

第六节 综论 140

第二章 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的对外态度及攘夷 144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中外关系的认识与对外交涉 144

一、清政府对中外关系及战后局势的认识 144

二、对外交涉的指导思想及应付局势的最初措施 155

三、清政府对外交涉的实践 178

第二节 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的制夷思路 186

一、传统思维模式的产物——以商制夷 191

二、传统制夷思想的应用——以夷制夷 198

三、传统思维模式的复归和制夷新思路的瞬息闪光点 207

四、传统思维模式与严酷现实撞击下的权宜之计——以民制夷 211

五、封建官员的驭夷“智术”——阴阻制夷 223

六、类似鸵鸟的制夷方略——以静制夷 227

第三节 清廷外交的僵硬性和随意性 237

一、清廷外交的僵硬性 237

二、清廷外交的随意性 239

第四节 以民制夷法宝失灵 245

一、广东地区“以民制夷”屡遭败绩 245

二、津京地区“以民制夷”彻底失败 257

第五节 简短结论 265

第三章 晚清统治集团内部的派系矛盾与政局 268

第一节 关于主战派与主和派的问题 268

一、主战派与主和派概说 268

二、主战派与主和派的不同立足点及其合理性 288

三、对外战争与议和中的“理”与“势” 302

四、主战派与主和派的局限性 312

五、主战论者与主和论者的同一性和渗透性 325

六、评判主战与主和是非的标准 338

第二节 关于帝党与后党的问题 351

一、帝党何时形成 352

二、后党何时形成 359

三、帝后党争 361

四、帝后党争的余波 370

第三节 放言高论,纠弹时政的清流派 372

一、清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373

二、清流派的成员构成与统系 379

三、清流派的政治态度与晚清政局 384

购买PDF格式(13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