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后冷战时期民族分离主义研究
  • 作 者:张友国著
  • 出 版 社: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65606373
  • 标注页数:190 页
  • PDF页数:21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2 ≥19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民族主义的一般理论 1

一、民族的概念与民族的形成 1

(一)民族的概念 1

(二)民族的形成 10

二、民族主义的定义、发展与类型 12

(一)民族主义的定义 12

(二)民族主义的发展 19

第二章 后冷战时期民族分离主义的缘起 27

一、国际因素的影响 30

(一)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存在 30

(二)威权解体下的失控 32

(三)全球化进程的影响 33

二、国内因素的诱发 34

(一)政治因素 35

(二)经济因素 36

(三)文化与心理因素 38

第三章 后冷战时期民族分离主义的主要内涵 42

一、后冷战时期民族分离主义的主要理论 42

(一)“民族自决”理论 42

(二)“一族一国”理论 55

二、后冷战时期民族分离主义的主要策略 60

(一)进行文化疏离 60

(二)强化民族认同 67

(三)策划民族动员 74

三、后冷战时期民族分离主义的主要目标 81

(一)“国家权力”概念 81

(二)民族分离主义的目标:最高国家权力 84

第四章 后冷战时期民族分离主义的手段选择及其表现模式 87

一、政治运动—魁北克模式 88

二、暴力恐怖—北爱尔兰模式 91

三、军事对抗—泰米尔模式 102

第五章 后冷战时期民族分离主义的主要特点 113

一、暴力手段恐怖化 113

二、分离主义宗教化 118

三、民族主义极端化 121

四、外部干涉模式化 121

五、分离组织联合化 123

第六章 后冷战时期民族分离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124

一、民族分离主义对新疆的影响 125

(一)“东突”的理论 126

(二)“东突”分裂活动的历史发展 148

(三)后冷战时期“东突”的策略 150

二、民族分离主义对西藏的影响 166

(一)历史的回顾 166

(二)手段与趋势 167

三、启示 170

(一)国际层面的协调合作 170

(二)国内层面的综合治理 173

结语 179

参考文献 182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