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外文学交流史  中国  印度卷
  • 作 者:钱林森,周宁主编;郁龙余,刘朝华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7532884902
  • 标注页数:611 页
  • PDF页数:65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7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651 ≥61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中印文学交流与佛典汉译 1

第一节 印度佛教与印度主流文学 3

第二节 汉译佛典是稀世文学宝藏 9

第二章 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17

第一节 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学体裁的影响 19

第二节 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学题材的影响 24

第三节 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学形象的影响 38

第四节 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学语言的影响 59

第三章 佛典汉译与中国翻译学 69

第一节 译经活动和中国翻译学 72

第二节 中国翻译学的四大特色 88

第四章 印度故事文学在中国的传播 99

第一节 《佛本生》在中国的传播 101

第二节 《五卷书》在中国的传播 107

第三节 其他印度故事的在华传播 111

第五章 印度两大史诗在华传播轨迹 123

第一节 佛经汉译及史诗的隐性传播 126

第二节 两大史诗的汉语翻译与传播 132

第三节 中国学者对两大史诗的研究 142

第六章 印度戏剧与中国戏剧的关系 153

第一节 中国和印度戏剧关系梳理 155

第二节 印度戏剧的中国译介与研究 169

第七章 印度现代文学的汉译与研究 183

第一节 泰戈尔与中国现代新文学 185

第二节 中国对普列姆昌德的接受 204

第三节 印度英语文学的中国译介 211

第四节 印度其他文学的中国译介 219

附录:《北京大学印度英语文学博士论文摘要》汇编 227

第八章 季羡林和印度文学研究新局面 233

第一节 季羡林创建中国现代梵学 235

第二节 季羡林的治学之道及影响 240

第三节 又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251

第九章 徐梵澄:苦行者的学术样板 267

第一节 三十三年寂寞的文化苦旅 269

第二节 徐梵澄对汉籍的英语译介 273

第三节 徐梵澄汉译印度文学哲学 281

附录:徐梵澄本地治理廿七年纪略 291

第十章 金克木、黄宝生印度文学研译 311

第一节 金克木和他的《梵语文学史》 314

第二节 黄宝生及其《印度古典诗学》 318

第三节 印度诗学在中国的传播接受 323

第十一章 刘安武及其印地语文学研译 339

第一节 中国印地语文学研译概述 341

第二节 刘安武的印地语文学研译 347

第三节 从印地语文学到东方文学 353

附录:《北京大学印度语言文学专业博士论文摘要》汇编 364

第十二章 谭云山、谭中与印度现代汉学 371

第一节 谭云山与印度现代汉学开拓 373

第二节 谭中的汉语教学与中印研究 391

第十三章 师觉月与现代印度汉学开拓 403

第一节 师觉月对印度现代汉学的贡献 405

第二节 师觉月汉学事业的影响与发展 411

第十四章 《老子》、《庄子》在印度 419

第一节 老子佛陀千年难解的恩怨 421

第二节 奥修与《老子》、《庄子》 430

第十五章 拉贾·拉奥笔下的中国 449

第一节 拉贾·拉奥与中国“神交” 451

第二节 拉贾·拉奥作品中的中印灵感 465

第十六章 中国文学作品的印度译介 481

第一节 印度学者对中国文学的研译 483

第二节 面向印度读者的中国文学译介 499

附录:印译中国诗歌:古老文化的交融 511

附录:中印文学交流大事记 515

参考文献 595

后记 603

编后记 609

购买PDF格式(17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