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正变 通变 新变 下pdf电子书下载 > 哲学宗教
正变  通变  新变  下
  • 作 者:刘文忠著;蔡锺翔,邓光东主编
  • 出 版 社: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7806479063
  • 标注页数:186 页
  • PDF页数:19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4 ≥18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三章 隋唐宋文论家的“以复古为通变” 1

第一节 苏绰与李谔的复古——不含“通变”的复古 1

第二节 初唐史学家与文论家的文学发展观与“通变” 5

第三节 陈子昂、李白等人的以复古为革新的“通变” 7

第四节 殷璠与杜甫的“通变”思想 11

第五节 皎然的“复变”论 14

第六节 韩愈的“以复古为通变” 19

第七节 宋代的诗文革新运动与“通变” 24

第八节 宋代文论中与“通变”相关的范畴 32

第四章 明代文论中的“通变” 38

第一节 前、后“七子”的复古与“通变”的关系 40

第二节 王世贞的“通变”论和“阴阳剥复”说 45

第三节 许学夷的“通变”论 52

第五章 清代文论中的“通变” 56

第一节 顾炎武的“通变”论 56

第二节 尤侗的“通变”论 58

第三节 吴乔的“变复”论 59

第四节 毛先舒的“通变”论 61

第五节 叶燮的“通变”论 64

下编 新变 71

第一章 “新变”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71

第二章 “永明声律”说与“新变” 76

第三章 萧子显、萧统、萧纲、萧绎、徐陵的“新变”论 82

第四章 隋唐文论中的“新变” 99

第一节 隋及初唐对齐梁文学“新变”的批判 100

第二节 杜甫、韩愈诗歌创作中的“新变” 105

第三节 “诗到元和体变新”——诗体“新变”与元、白诗歌创作的“新变” 107

第四节 齐梁文学“新变”的复归——晚唐艳情诗、艳体诗的创作、编集与理论鼓吹 110

第五章 宋金元文论中的“新变” 118

第一节 宋代文论“新变”的特点 118

第二节 梅尧臣的“新变”论 121

第三节 苏舜钦的“新变”论 123

第四节 苏轼的“新变”论 125

第五节 黄庭坚的“新变”理论与宋诗道路 126

第六节 严羽对宋诗“新变”的概括与总结 130

第六章 从复古走向“新变”的明代 136

第一节 明代新的经济因素、新的思潮与文学“新变”的关系 136

第二节 徐渭对复古摹拟的批判与主张“真情”、“自得”和独创 137

第三节 李贽的“童心”说与“新变”之关系 139

第四节 焦竑的“脱弃陈骸,自标灵采” 143

第五节 汤显祖的“唯情”说与“新变” 144

第六节 公安派的“新变”理论——“穷新极变”与“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147

第七章 清代文论中的“新变” 158

第一节 田雯的“诗变而日新”及对艳体诗的肯定 158

第二节 袁枚的“性灵”说与“新变”论 161

第三节 赵翼的“天工人巧日争新”与“变故为新” 166

第八章 近代文论的“新变”论 169

第一节 文学观念的“新变” 169

第二节 “诗界革命”与“新变” 171

第三节 “文界革命”与“新变” 175

第四节 “小说界革命”与“新变” 177

结 语 182

后记 185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