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解构与重构  20世纪音乐中“开放结构”的观念及实践
  • 作 者:姜蕾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806929391
  • 标注页数:324 页
  • PDF页数:34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3 ≥32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一、问题提出 1

二、选题意义 3

三、研究现状 8

四、理论路径 24

第一章 从“封闭”到开放:结构的转型 27

第一节 “封闭”的音乐结构 29

一、“确定性”原则 32

二、“向心力”原则 34

三、“有序时间”原则 35

第二节 突破“封闭”的历史尝试 37

一、中世纪:圭多 37

二、文艺复兴:奥克冈 39

三、古典时期:C.P.E.巴赫、海顿、莫扎特与骰子游戏音乐 48

四、20世纪前期:艾夫斯与考威尔 59

第三节 “开放”的音乐结构 62

一、几个相关概念的辨析 65

二、开放结构的概念界定 67

三、开放结构的主要结构特征 72

四、开放结构的类型 75

【上篇】开放结构的解构策略 79

第二章 20世纪开放结构形态考察(一):美国作曲家开放结构的观念与实践 85

第一节 视觉艺术视角下的“移动结构”——艾尔·布朗的《可动结构Ⅱ》 85

一、“移动结构”概述 85

二、移动的视觉艺术:考尔德与波洛克 87

三、《可动结构Ⅱ》的结构材料 90

四、《可动结构Ⅱ》的结构组织 105

五、关于局部控制的整体开放问题 112

第二节 东方哲学视角下的“机遇结构”——约翰·凯奇的《变化的音乐》 115

一、“机遇结构”概述 115

二、与东方哲学的因缘 117

三、《变化的音乐》的结构素材 122

四、《变化的音乐》的结构组织 130

五、关于局部控制的整体开放问题 139

第三章 20世纪开放结构形态考察(二):欧洲作曲家开放结构的观念与实践 140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学视角下的“音乐—文学结构”——布列兹《第三钢琴奏鸣曲》 140

一、“音乐—文学结构”概述 140

二、现代主义文学结构:马拉美与乔伊斯 142

三、《第三钢琴奏鸣曲》的结构材料 144

四、《第三钢琴奏鸣曲》的结构组织 150

五、反奏鸣曲:另一种开放的姿态 164

第二节 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瞬间结构”——斯托克豪森的《瞬间》 166

一、“瞬间结构”概述 166

二、多元文化的影响 172

三、《瞬间》的结构材料 177

四、《瞬间》的结构组织 183

五、关于整体控制的局部开放问题 192

【下篇】开放结构的重构实验 195

第四章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妥协:卢托斯瓦夫斯基《威尼斯游戏》 199

一、二部大型曲式结构 203

二、有限偶然的技法 214

第五章 简约下的重组整合:赖利In C 225

一、基于模块重复之上的“开放”概念 226

二、“宏观时间”下的有序结构思维 234

三、泛自然调性语言 237

四、回归和谐:印度音乐的启灵 239

第六章 走向多元共生:谭盾的《鬼戏》 241

一、寻找新的音色与声源 242

二、拓展时空的概念 246

三、有声与无声的自由对位 248

四、有控制偶然技法与传统体裁和结构的沿用 250

五、走向多元共生:“1+1+1+……=1+1+……+1” 253

第七章 开放作品的价值取向及审美诠释 255

第一节 解构之缘起 257

第二节 开放结构的“解构”价值取向 262

一、消解中心 262

二、消解主体 263

三、消解对立的二元 266

第三节 解构—重构的共在 271

第四节 开放作品、感知与表演 273

一、作品的概念 273

二、作曲家、聆听者与表演者 274

结论 278

一、研究结论 278

二、后续展望 282

附录 285

一、论文谱例、图表分析索引目录 285

二、作曲家手稿谱例、图片与资料 293

三、乐谱音响版本一览表 301

参考文献 306

后记及致谢 323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