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历史理论的问题结构pdf电子书下载 > 历史地理
历史理论的问题结构
  • 作 者:胡亚军著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48204701
  • 标注页数:205 页
  • PDF页数:22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7 ≥20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言:在极端情形下的思考 1

引言 1

第一章 绪论:历史理论与历史实在 6

第一节 “范导性”与“构成性” 8

第二节 “范导性的”历史实在 11

一、历史实在是一个理性概念 11

二、历史实在对历史理论的范导性作用 16

第三节 “构成性的”历史理论 21

一、历史理论的对象不是历史实在 21

二、历史理论可以建构历史实在的“同质连续性”和“异质间断性”内容 22

三、历史实在是历史理论的绝对预设 26

四、区分历史理论与历史的形而上学 29

五、历史理论是“建构”历史而不能“复制”历史 33

第二章 问题结构:历史理论的相对预设 35

第一节 对问题结构的一般性说明 36

一、问题结构是确定历史研究对象时作出的相对预设 37

二、问题结构与理论内容之间的相关性:构成性原理 40

三、问题结构是先验的观念、认识形式 44

第二节 范导性的:历史学家与问题结构的主观性 46

一、问题结构的主观性:包含客观性的主观性 47

二、范导性的主观因素 52

第三节 构成性的:问题结构的功能 55

一、功能之一:确定历史理论的界限 56

二、功能之二:导致历史理论出现“理论空白”或“理论失明” 65

三、功能之三:决定历史理论的连续性与间断性 70

四、功能之四:问题结构与历史理论的建构 73

第四节 一个例证:个人历史传记的问题结构 78

一、个人实在与历史传记的有限性 78

二、问题结构与传记的有限性、理论空白 86

三、传记的内在矛盾与历史理论的进步 91

第三章 问题结构的两种理想类型 95

第一节 连续性历史理论的问题结构 98

一、两个理论预设:同质的历史主体与历史时间 99

二、逻辑推论:动力论与目的论 104

三、连续性历史理论的主要特征 108

第二节 一个例证:历史进步论的问题结构 115

一、进步论的研究对象:连续性的历史内容 116

二、进步论的两个理论预设 118

三、从理论预设中推导出的理论内容 120

四、不同种类的进步论 126

五、历史进步论的理论空白 128

六、错位的批判与辩解 134

第三节 间断性历史理论的问题结构 142

一、间断性历史理论的问题结构 144

二、间断性历史理论的特征 148

三、问题结构给间断性历史理论带来的理论空白 156

第四节 一个例证:阿尔都塞为间断性历史理论建构的历史概念 159

第四章 现实中的历史理论:在两种问题结构之间 171

第一节 两种纯粹的问题结构:理解历史的两个边界 172

第二节 现实中的历史理论 176

第三节 一个例证:模糊的“经济史”或“哲学史” 182

附录 186

一、问答逻辑:对理论的一种理解模式 186

二、文章援引术语的说明 199

后记 204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