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困境与超越  高校女教师发展的社会性别审思
  • 作 者:禹旭才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71059
  • 标注页数:292 页
  • PDF页数:30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00 ≥29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高等教育转型期高校女教师发展的困惑 1

第一节 新时期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特点 2

一 大众化 2

二 国际化 2

三 信息化 4

四 综合化 4

五 多元化 5

第二节 高等教育转型对高校教师的发展要求 6

一 拥有完整的能力体系 6

二 形成广泛的社会关系 8

三 树立全新的思想观念 11

四 发展全面丰富的个性 14

第三节 新形势新要求下高校女教师发展的困惑 16

一 能力本位之惑 17

二 身份认同之惑 20

三 学术姿态选择之惑 24

四 完整人格追求之惑 26

第二章 高校女教师发展的社会性别辨析 30

第一节 社会性别理论兴起的社会与学术背景 30

一 社会性别的内涵 30

二 社会性别理论兴起的社会背景 35

三 社会性别理论兴起的学术背景 36

第二节 社会性别理论的核心思想及其审视 47

一 社会性别理论的核心思想 47

二 社会性别理论的现实审视 51

第三节 高校女教师发展困惑的社会性别分析 61

一 发展什么 61

二 如何发展 63

第三章 高校女教师发展的价值追求 70

第一节 从人的发展高度思考女教师的全面发展 71

一 肯定女教师的发展权 71

二 承认女教师男女平等发展的追求 75

三 认同女教师的社会本质发展要求 80

第二节 从性别的视角审视女教师的全面发展 85

一 正确认识女教师独特的生理特征 85

二 敢于肯定女教师自身的性别优势 87

三 勇于剔除女教师自身的性别缺憾 89

第三节 从现实的维度激励女教师自主发展 91

一 承认女教师发展的现实困境 92

二 鼓励女教师独立自主发展 95

三 追求男女两性的和谐发展 97

第四章 高校女教师发展的主要内容 99

第一节 精神的发展 100

一 独立精神的发展 101

二 批判精神的发展 104

三 创新精神的发展 107

第二节 能力的发展 109

一 学术能力的发展 110

二 交往能力的发展 113

三 管理能力的发展 116

第三节 个性的发展 119

一 主体意识的发展 120

二 女性意识的发展 123

三 理性意识的发展 127

第五章 高校女教师发展的基本原则 132

第一节 平等发展 133

一 平等发展的基本含义 134

二 平等发展的基本要求 137

第二节 全纳发展 139

一 全纳发展的基本含义 141

二 全纳发展的基本要求 144

第三节 自主发展 151

一 自主发展的基本含义 152

二 自主发展的基本要求 152

第六章 高校女教师发展的路径选择 160

第一节 满足“实用性社会性别利益” 160

一 “实用性社会性别利益”的内涵 160

二 满足“实用性社会性别利益”的必要性 161

三 满足“实用性社会性别利益”的主要途径 164

第二节 实现“战略性社会性别利益” 191

一 “战略性社会性别利益”的内涵 191

二 实现“战略性社会性别利益”的必要性 192

三 实现“战略性社会性别利益”的主要途径 196

第三节 实现“自我赋权” 224

一 “自我赋权”的内涵 224

二 “自我赋权”的必要性 226

三 “自我赋权”的主要策略 229

第七章 高校女教师发展的前景展望 235

第一节 走向全面发展 235

一 全面发展的内涵 236

二 走向全面发展的现实性 242

第二节 走向和谐发展 245

一 和谐发展的内涵 245

二 走向和谐发展的现实性 249

第三节 高校女教师发展任重道远 254

一 社会发展的渐进性决定了高校女教师发展的渐进性 254

二 高校教师职业的学术性决定了高校女教师发展的复杂性 257

三 女性意识发展的曲折性决定了高校女教师发展的艰巨性 259

参考文献 262

附录 访谈提纲 288

后记 291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