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陈强华,何永熹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8212045
- 标注页数:338 页
- PDF页数:34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9 ≥33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机械与几何 1
1.1 机械与几何误差 1
1.1.1 机械与固态产品 1
1.1.2 几何误差 1
1.2 几何要素 5
1.3 几何精度 10
1.3.1 几何精度概述 10
1.3.2 基本几何精度 11
1.3.3 几何精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12
1.3.4 几何精度设计的主要方法 14
1.3.5 几何精度的体现 15
1.3.6 几何精度的标注 16
1.3.7 几何精度的实现 17
1.4 几何精度规范 17
1.4.1 优先数与优先数系 17
1.4.2 标准与标准化 18
1.4.3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21
第二章 尺寸与几何公差 24
2.1 尺寸公差基础 24
2.1.1 尺寸 24
2.1.2 尺寸公差 27
2.2 几何公差基础 30
2.2.1 几何公差 30
2.2.2 几何公差的标注 33
2.3 形状公差 37
2.3.1 直线形状公差(直线度) 37
2.3.2 圆弧形状公差(圆度) 39
2.3.3 平面形状公差(平面度) 40
2.3.4 圆柱面形状公差(圆柱度) 41
2.4 方向公差 41
2.4.1 直线方向公差 41
2.4.2 平面方向公差 46
2.5 位置公差 48
2.5.1 点位置公差 49
2.5.2 直线位置公差 49
2.5.3 平面位置公差 52
2.6 轮廓公差 54
2.6.1 线轮廓度公差 54
2.6.2 面轮廓度公差 54
2.7 成组要素公差 56
2.7.1 成组要素 56
2.7.2 成组要素位置公差 57
2.7.3 成组要素轮廓公差 58
2.8 延伸公差带 59
2.8.1 延伸公差带 59
2.8.2 延伸公差带应用 60
2.9 跳动公差 61
2.9.1 圆跳动 62
2.9.2 全跳动 63
2.10 几何公差的设计 65
2.10.1 注出几何公差 65
2.10.2 一般几何公差 72
2.10.3 几何公差应用实例 72
第三章 表面精度 79
3.1 表面精度的基本知识 79
3.1.1 表面精度介绍 79
3.1.2 表面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80
3.1.3 表面轮廓的介绍 83
3.2 表面粗糙度 90
3.2.1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的新旧标准对照 90
3.2.2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93
3.2.3 表面粗糙度的设计 96
3.3 表面缺陷 101
3.3.1 表面缺陷概述 101
3.3.2 表面缺陷的参数 102
第四章 孔轴精度 105
4.1 极限制 105
4.1.1 标准公差 105
4.1.2 基本偏差 106
4.1.3 公差带代号与标注 106
4.1.4 优先、常用和一般公差带 108
4.2 配合制 110
4.2.1 术语和概念 110
4.2.2 配合制 115
4.2.3 孔轴配合的设计 117
4.3 公差原则 124
4.3.1 尺寸要素 125
4.3.2 独立原则 130
4.3.3 相关要求 132
第五章 精度设计的典型应用 145
5.1 典型结合的精度设计 145
5.1.1 滚动轴承结合 145
5.1.2 键结合 150
5.1.3 螺纹结合 157
5.1.4 圆锥结合 163
5.2 典型传动的精度设计 170
5.2.1 圆柱齿轮传动 170
5.2.2 螺纹传动 189
第六章 尺寸链 197
6.1 尺寸链模型 197
6.1.1 基本概念 197
6.1.2 尺寸链模型的建立 200
6.1.3 尺寸链关系 201
6.2 尺寸链的计算 205
6.2.1 校核计算 205
6.2.2 中间计算 208
6.2.3 设计计算 209
6.3 尺寸工程简介 212
第七章 几何检测概论 215
7.1 测量过程 215
7.1.1 测量过程概述 215
7.1.2 被测量 217
7.1.3 计量基准 217
7.1.4 测量方法 222
7.2 合格性判断 226
7.2.1 测量误差 226
7.2.2 测量的基本原则 232
7.2.3 测量不确定度 234
7.2.4 合格性判断 237
7.2.5 车间检验的合格性判断 238
第八章 量规检验 241
8.1 概述 241
8.1.1 量规分类 241
8.1.2 量规检验的一般准则 242
8.1.3 量规的技术要求 242
8.1.4 量规精度 243
8.1.5 量规使用 244
8.2 典型量规 244
8.2.1 极限尺寸量规 244
8.2.2 边界量规 250
第九章 几何检测技术 266
9.1 检测技术 266
9.1.1 平台检测 266
9.1.2 量仪检测 268
9.2 表面结构检测 273
9.2.1 一般规则 273
9.2.2 检测方法 274
9.3 长度尺寸检测 276
9.3.1 验收极限的确定 276
9.3.2 计量器具的选择 277
9.4 角度和锥度检测 278
9.4.1 微差测量法 278
9.4.2 直接测量法 279
9.4.3 间接测量法 279
9.5 几何误差检测 281
9.5.1 检测原则 282
9.5.2 检测方法 283
9.5.3 误差评定 289
9.6 螺纹检测 295
9.6.1 用工具显微镜测量 295
9.6.2 用三针法测量 297
9.7 圆柱齿轮检测 298
9.7.1 同侧齿面测量 298
9.7.2 径向测量 302
9.7.3 公法线和齿厚的测量 303
9.7.4 齿轮整体测量 304
9.8 几何量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306
附表 309
参考文献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