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杰著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
- 标注页数:0 页
- PDF页数:36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61 ≥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辑 全球化审美:人类学视域 1
审美人类学与马思主义美学的当代发展 3
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实践精神 16
审美人类学:研究方法与学科意义 30
审美人类学的问题与方法再思考 42
马克思的审美人类学思想 58
列维-斯特劳斯与审美人类学 68
民族美学研究对象的思考 81
民歌与当代大众文化——全球化语境中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及其重构 89
地方性审美经验中的认同危机 101
略论民族艺术在当代文明冲突下的作用 119
民族审美经验的研究方法及其理论意义 132
第二辑 现代审美问题:跨界·转向·实践 139
美学与跨学科研究:论新人文学科与当代美学研究 141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问题与理论模式 150
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新起点 166
关于精神分析美学的评价问题 173
美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与文学学科的文化实践 188
现代性与悲剧观念 201
中国悲剧观念:理论传统及其当代意义 217
美学面向现实的提问方式 233
第三辑 地方性经验: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模式 247
六十年来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范式转换及其基本问题 249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 260
中国审美经验的理论阐释与文艺美学的发展 273
关于文艺学和美学的现实性问题 284
《野性的思维》中的乌托邦观念 288
全球化时代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291
第四辑 直面现实:现代美学的价值指向 305
关于黑衣壮审美文化研究的缘起及其思考 307
看不见世界的美丽呈现——简评话剧《在看见以前》 312
躲避崇高?——《赵氏孤儿》观后谈 315
牺牲的意义——从陈凯歌电影《赵氏孤儿》谈起 338
明媚的暴力——程贤章长篇小说《仙人洞》的人类学意义 343
后记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