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民事诉讼之基本理论  (一)
  • 作 者: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
  • 标注页数:0 页
  • PDF页数:45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5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56 ≥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篇 共有物分割之诉之本质 1

壹、前言 1

目录 1

贰、“最高法院”基本见解 2

叁、分析检讨 3

肆、结论 17

第二篇 前审裁判之回避与再审 18

壹、前言 19

贰、判例学说概要 19

叁、分析检讨 21

肆、结论 30

伍、补论 30

壹、争议问题 32

第三篇 无权利能力之社团 32

贰、提要 33

叁、讨论解说 34

第四篇 共同诉讼制度之历史沿革 60

壹、前言 60

贰、主观的诉之合并与共同诉讼之分与合 61

叁、必要共同诉讼之演变 65

肆、结语 70

第五篇 试探主参加诉讼之真相 72

壹、前言 72

贰、若干疑难问题 73

叁、主参加诉讼之类型(“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之规范意义) 74

肆、主参加诉讼之要件 78

伍、主参加诉讼之判决,对于本诉讼之两造,是否必须合一确定 83

陆、结语 86

第六篇 检讨共同诉讼之二事例 88

壹、前言 88

贰、必要共同诉讼人之一人,对确定判决提起再审之诉者,其效力如何 89

叁、以数连带债务人为共同被告者,何以非必要共同诉讼 95

第七篇 主观的诉之预备合并之再构成 101

壹、前说 101

贰、学说判例概观 103

叁、学说判例综合分析 105

肆、结论 129

壹、判决 130

第八篇 确认他人间法律关系之诉——一九九八年度台上字第一四一八号判决之评释 130

贰、评释 131

叁、结论 147

肆、后记 147

第九篇 诉讼标的论之新开展 149

壹、前说 149

贰、诉讼标的之定义 150

叁、诉讼标的范围之划定——诉讼标的理论 156

肆、诉讼标的概念之机能 163

伍、结语 167

第十篇 确认诉讼之标的 169

壹、问题之所在 169

贰、“最高法院”历年来判例之见解 170

叁、分析检讨 173

肆、结论 195

壹、前言 197

第十一篇 诉之利益之判决 197

贰、概念之界定与本质 198

叁、诉之利益之判决顺序 201

肆、诉之利益欠缺时之裁判形式 212

伍、我“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九条第二项之规范意义 214

陆、结论 219

第十二篇 证据共通原则 220

壹、前说 220

贰、对立当事人间之证据共通原则 221

叁、共同诉讼人间之证据共通原则 229

肆、结论——二类型之区别 240

壹、问题之提出 241

第十三篇 所谓权利自认 241

贰、学说及实务概况 243

叁、分析检讨 254

肆、结论 267

第十四篇 诉讼上自认之事实 269

壹、前说 269

贰、不利益之事实 270

叁、主要事实 277

肆、间接事实 278

伍、补助事实 284

陆、显著事实或不能事实 287

柒、其他之事实 291

捌、后记——代结论 293

第十五篇 海峡两岸民事证据法之比较 295

壹、概说 296

贰、证据能力 297

叁、证据方法 301

肆、证明之对象 325

伍、证据排除事项(不要证明事项) 329

陆、证据调查程序 331

柒、证据之评价 335

捌、举证责任 340

玖、证据保全 349

拾、结论 351

附录:大陆民事诉讼法相关条文 352

壹、问题之提出与说明 357

第十六篇 民事确定判决之反射效力 357

贰、判决之反射效力之概念及学说概况 362

叁、分析与检讨 377

肆、结论 396

第十七篇 “抵销之既判力”再考——以对待请求之不成立为中心 397

壹、问题所在 397

贰、学说概观 398

叁、分析检讨 400

肆、结论 406

名词索引 408

法条索引 420

“司法院”解释索引表 430

决议索引表 431

判例、判决索引表 432

购买PDF格式(15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