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法政速成科讲义录 10pdf电子书下载 > 政治法律
法政速成科讲义录  10
  • 作 者:李贵连,孙家红编;裴敬伟译
  • 出 版 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49531776
  • 标注页数:496 页
  • PDF页数:51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14 ≥49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四十八号 1

法学通论及民法 3

第三(二)节 法律之效力可溯往与否 3

第十三章 关于土地法律之效力 4

殖民政策 9

关于立法及豫算之殖民政策 9

关于行政之殖民政策 24

绪言 24

第一章 中央行政 25

第二章 地方行政 36

银行论 49

第三节 预金 59

政治学 77

第一编 绪论 77

第一章 学问 77

第一节 学问之意义 77

第二节 学问之范围 81

第三节 学问之统一 82

第四节 学问之分类 84

第二章 政治学 90

第一节 政治学之定义 90

杂录 97

清国宪制 97

中亚之古代文明 97

第四十九号 101

殖民政策 103

银行论 145

政治学 177

第二节 政治学研究之范围 177

第三节 政治学研究之必要 183

第四节 政治学研究之困难 189

第一款 根本的原因 189

第二款 附随的原因 193

第五节 政治学研究非必不能 195

第一款 政治学研究之绝对的可能 195

第二款 政治学研究之相对的可能 196

杂录 英俄协约要领 197

第五十号 201

法学通论及民法 203

第二部 民法 203

绪论 203

第一 民法之性质 203

第二 民法之编别 203

第一编 总则 204

第一章 私权之主体 204

第一节 自然人 204

第一款 权利能力 204

第二款 行为能力 211

第三款 特别身分 217

第四款 住所 218

第二节 法人 219

第一款 法人之设立 220

第二款 法人之管理 223

第三款 法人之解散 226

第二章 私权之客体 227

第三章 私权之得丧 231

第一节 法律行为 231

第一款 法律行为之要件 234

殖民政策 243

关于农业之殖民政策 243

外国劳动者之入国制限政策 254

对于土人之政策 265

政治学 271

第二编 国家原论 271

第一章 国家研究之沿革 271

第一 希腊时代国家之研究 271

第二 罗马时代之国家研究 274

第三 中世时代之国家研究 275

第四 近代之国家研究 276

第五 自第十八世纪末至第十九世纪初期间之国家研究 279

第六 最近数十年间之国家研究 282

第二章 国家之观念 282

第一款 各(客)观的国家说 283

第二款 主观的国家说 290

第二节 关于国家之观念论究 295

第一款 国家与实在 296

第五十一号 301

法学通论及民法 303

第二款 代理 304

第四(三)款 条件及期限附期间 306

第二节 时效 313

第二编 财产 316

绪论 316

第一节 占有 316

政治学 323

第二款 国家与有机体 326

第三款 国家与社会 333

第四款 国家之定义 341

第三章 国家之分类 347

第一节 总论 347

第二节 国体的分类 349

第一款 国体三分说及其批评 349

第二款 混合国体说及其批评 355

第三款 国体的分类结论 356

第三节 政体的分类 360

第一款 政体的分类之重要及其根据 360

第二款 专制政体 363

第四(三)款 立宪政体与其维持之条件及立宪政体与专制政体之比较 367

第五(四)款 立宪政体之区别 369

第四章 国家之发生、盛衰及消灭 372

第一节 国家之发生 372

第一款 总说 372

第二款 国家之关系(绝对)的发生 373

第三款 国家之关系的发生 377

第二节 国家之盛衰及消灭 380

第一款 国家之消灭 380

第二款 国家之竞争力 383

第三编 政策原论 387

第一部 政策前论 389

第一章 国家存在之理由 389

第一节 问题之意义 390

第二节 问题之必要 392

第三节 问题解决之性质 393

第五十二号 397

法学通论及民法 399

第二节 共有 399

第三节 财产权之种类 402

第一章 物权 404

总论 404

第一节 所有权 408

第二节 地上权及永小作权 412

第三节 地役权 414

第二章 债权 417

绪论 417

第一节 总则 420

第一款 债权之目的 420

政治学 423

第四节 问题之解决 424

第一款 在于社会的方面国家存在之理由 424

第二款 在于个人的方面国家存在之理由 428

第二章 国家之目的 433

第一节 问题之意义 433

第二节 关于国家之目的诸说 436

第一款 过去之诸说 436

第二款 现今之诸说 440

第三节 问题之解决 445

第一款 原始的目的 446

第二款 终局的目的 449

第四(三)款 结论 454

第二部 政策本论 456

第一章 总则 456

第一节 重要之用语 456

第一款 政策及政策论 457

第二款 政治及政治的手段 458

第三款 一般权力与国家特有之权力 463

第四款 国家机关之权力与国民之势力 464

第二节 政策之基础 466

第一款 政策之前提 466

第二款 政治的势力之发达及利用 468

第三款 理想政策及现实政策 470

第四款 改革与革命 472

第二章 国民 474

第一节 总论 474

第一款 国民与国家 474

第二款 国民之性质 475

第三款 国民之权利义务 476

第四款 国民分限之得丧 479

第二节 舆论 482

第一款 舆论之意义 482

第二款 舆论之成立 487

第三款 舆论之价值 488

第四款 关于舆论政策 492

第三节 政党 494

第一款 政党研究之必要 494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