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革命的张力“大革命”前后新文学知识分子的历史处境与思想探求(1924-1930)
  • 作 者:程凯著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20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导言 1

第一章 从“文学家”到“革命文学家” 15

“文学梦”的碰壁与新觉悟 18

政治性言论的资源与出发点 25

对文学的检讨与新文艺观 32

“出路”抑或“畏途” 36

第二章 “文学与政治的交错” 40

进入“文学”与“革命”的路径 42

社会改造语境下的文学主张 52

从“血泪文学”到“革命的文学”:关于文学与革命的初步想象 56

“实际工作者”对新文学的批评:“革命人”与“革命文” 59

寻找革命文学的“内在立场”:社会价值与文学价值的中介 62

“新俄文化”的直接经验:召唤“无产阶级文化” 68

《论无产阶级艺术论》:波格丹诺夫理论的转述与改写 70

“五卅风暴”:新的现实与新的意识起点 74

第三章 1925、1926年北京新文化言论界:再造“思想革命”的起点与终点 83

从“首都革命”到“三·一八惨案”:“五四”时代的终结 83

“北京政变”、“溥仪出宫”与反思“民国”:新文化言论界复兴的历史契机和面向 89

政治与法理、“雪耻与御辱”:围绕“五卅事件”呈现的新文化思想界之分歧 103

党派性言论的确立:反思学生运动与思想革命的路径分歧 110

告别北京 126

第四章 “广州事情” 130

广州的“进步”与“落后” 130

从广东大学“文科风潮”到“革命人” 133

广州“右倾”与郁达夫对“革命”的批判 142

成仿吾的理论准备:检讨“趣味” 153

鲁迅的革命观察 165

鲁迅在广州:革命与文学以及革命青年的鲁迅论 173

第五章 武汉左派政权下的“革命文化”、“无产阶级文化”言论 186

革命文学历史书写原则的检查:“历史性叙述”的出现及其限度 186

“武汉时期”的形成 188

“建设革命文化”:一个官方口号提出的契机与内涵 192

武汉的舆论环境与“革命文艺”的初步讨论 197

检讨“新文化”:从推崇“民众艺术”到批判“资产阶级艺术” 204

世代交替:创造“无产阶级文化的园地” 208

“武汉时期”的终结以及它为什么在历史中被遮蔽 216

分共之后:摘掉“国民革命”的帽子? 220

第六章 当还是不当“留声机器”与革命思想的更生 224

新文学知识分子的尴尬:从政治领域回到文艺领域 229

“当一个留声机器”:命题的提出及其历史指向 237

“不当一个留声机器”:革命的另一种理解和路径 244

批判资本主义与知识阶级的转向 257

意识斗争理论与现实革命的碰撞 265

第七章 “硬译”与鲁迅的论战层面 268

在正确立场之外:如何定位鲁迅在论战中的位置 268

从“直译”到“硬译”:文化改造立场的延续 271

作为“报复”的“硬译”与“无产阶级文学论”:主体改造理论的颠覆与深化 282

第八章 “小资产阶级文艺”的出路与革命的出路 296

写小资产阶级与反思无产阶级革命 296

不同位置、立场上的“小资产阶级”观 310

观念与个人的“出路” 317

结语 理解“左翼文化运动” 325

参考文献 346

后记 361

购买PDF格式(2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