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的比较研究
  • 作 者:常会营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40223441
  • 标注页数:305 页
  • PDF页数:32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26 ≥30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围绕《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的几个问题 1

第一节 《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的著述背景与动机 1

一、《论语集解》的著述背景与动机 2

二、《论语集注》的著述背景与动机 8

第二节 《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的作者、成书时间 15

一、《论语集解》的作者、成书时间 15

二、《论语集注》的作者、成书时间 38

第三节 《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的学术评价 44

一、何晏《论语集解》的学术评价 44

二、朱熹《论语集注》的学术研究及评价 50

第二章 《论语集解》、《论语集注》之文字、章义疏解探析 59

第一节 分章断句之比较 60

第二节 字义训释之比较 67

一、字义训释之继承性比较 70

二、字义训释之差异性比较 87

第三节 章义疏解之比较 127

一、“学而时习”章之不同疏解 127

二、“孝弟为仁之本”章之不同疏解 130

三、“君子不重则不威”章之不同疏解 140

四、“信近于义”章之不同疏解 145

第三章 《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之义理比较(上) 153

第一节 对“知天命”之不同解析 153

一、汉儒的“知天命”思想 154

二、宋儒的“知天命”思想 160

三、《集解》与《集注》对其他论“天命”篇章的注解比较 163

第二节 重内与重外——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 168

一、管仲非仁者与 169

二、《集解》与《集注》对其他论“仁”章节的注解比较探析 176

第三节 情与理——对亲情伦理的态度 178

一、《集解》与《集注》对亲情伦理的相同态度 179

二、《集解》与《集注》对亲情伦理的不同理论分析 181

第四节 天性与理欲——君子与小人的评判标准 184

一、《集解》与《集注》对君子、小人的评判标准(一) 185

二、《集解》与《集注》对君子、小人的评判标准(二) 190

第四章 《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之义理比较(下) 195

第一节 道、德、仁等的不同解释 195

一、对“志道、据德、依仁、游艺”的不同理解 195

二、对《论语》其他论道、德、仁章节注解比较 197

三、《集解》与《集注》论道、德、仁之比较综括 206

第二节 《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为学之比较 211

一、“学”之含义及其内容 211

二、知行与忠信 217

三、学以至圣与圣贤气象 221

四、圣贤气象与中和之道 225

第三节 《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对“异端”之不同态度 233

一、《集解》与《集注》对“异端”之理解 233

二、《集解》与《集注》对异端之态度比较 236

第五章 中国古典解释学的一种历史性考察 241

第一节 古典解释学源流略考 241

第二节 普世经典文本与时代背景张力下的不同解读 249

第三节 解释者个人思想体系与经典文本的互动 254

第四节 中国古典解释学方法略例 259

附录一 《论语》版本及注本考略 263

一、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论语》版本及注本 266

二、唐宋、元明清时期的《论语》注本 268

三、民国以来的《论语》版本及注本 269

附录二 《论语》在经学史上地位之变迁 273

一、《论语》在先秦历史地位之变迁 274

二、秦汉时期《论语》历史地位之变迁 276

三、唐代以来《论语》历史地位之变迁 279

附录三 《论语集解》何晏注之思想新探 282

一、以《易传》解《论语》为何注之一大特色 282

二、“圣人无情”说及“屡空”说辨 289

三、论何注之“道”非道家或道教之“道” 293

参考文献 297

后记 303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