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栋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11277753
- 标注页数:194 页
- PDF页数:20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4 ≥19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1.1 农业产业集聚区的研究意义重大 1
1.2 我国农业产业区的研究现状 4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 16
第二章 产业集聚区理论基础 23
2.1 基本概念 23
2.2 区位理论 32
2.3 产业集聚理论 41
第三章 农业产业区形成的起点 51
3.1 农业产业区的形成必须以家庭经营为前提 51
3.2 农业产业水平分工的现状 55
3.3 农业产业垂直分工的现状 63
第四章 水平分工与农业产业区的萌芽 69
4.1 模型有关假定 71
4.2 单区域纯交易模型 77
4.3 双区域交易模型 83
4.4 政府的作用 92
第五章 垂直分工与农业产业区的推进 94
5.1 农业产业化的提出及内涵 94
5.2 模型的基本分析思路 98
5.3 交易的剩余及中介组织的加入 100
5.4 农产品加工的剩余及加工企业的引入 104
5.5 监督的剩余及合作社的引入 111
5.6 产业聚集与垂直分工的演进 116
5.7 政府在推动垂直分工中的作用 120
第六章 产业分工与农业产业区的形成 123
6.1 服务商的加入和产业分工的推进 123
6.2 两区域模型拓展 128
6.3 外生比较优势和产业区的形成 131
6.4 内生比较优势与产业区的形成 135
6.5 一个算例 138
6.6 公共产品的引入和政府的作用 142
第七章 知识流动对农业产业区形成的促进 150
7.1 知识要素的重要作用 150
7.2 知识流动模型的构建 153
7.3 知识流动对农业产业区的增值 163
7.4 政府的作用 166
第八章 寿光蔬菜产业区建设案例研究 173
8.1 寿光市:一个较为成功的蔬菜产业区 173
8.2 寿光市蔬菜产业区建设的过程 177
8.3 寿光蔬菜产业区建设的几点启示 185
参考文献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