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杨春时著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31640686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0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 1
一 “中国现代文学”质疑 1
二 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 13
三 走出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 25
第二章 中国美学的现代性问题 34
一 美学要回应现代性的挑战 34
二 超越实践美学建立现代美学 39
三 现代性与中国文学理论 50
第三章 现代性与通俗文学的兴起 59
一 审美现代性与大众审美文化 59
二 中国通俗文学的兴起 69
三 侠的现代阐释与武侠小说的终结 81
第四章 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94
一 中华美学的古典主体间性与现代转型 94
二 从主体性文论到主体间性文论 106
三 实践美学的主体性与后实践美学的主体间性 120
第五章 文学观念的现代变革 132
一 多层面的文学本质观 132
二 文学作为异质文化 151
三 文学的意义和“意义剩余” 158
第六章 美学史的反思 171
一 五四文学:开放的启蒙主义 171
二 中国美学论争的历史经验 187
三 走出文学理论的困境 204
附论一:关于文学的主体间性的对话 209
附论二:关于文学现代性与美学现代性的论辩 236
一 乌托邦的建构与个体存在的迷失——李泽厚《第四提纲》质疑 236
二 再论超越实践美学——答朱立元同志 245
三 审美的超实践性与超理性——与刘纲纪先生商榷 254
四 对《“后实践美学”质疑》的质疑 259
五 “新实践美学”不能走出实践美学的困境——答易中天先生 264
六 “文学现代性”讨论的意义——对《现代性言说在中国》的质疑 274
七 文学性与现代性——《一个非文学性命题》引发的理论问题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