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
  • 作 者:赵宾福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030255587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引言 1

第一章 嫩江流域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编年 3

第一节 白金宝遗址四种不同考古学文化的区分 6

一、1974年第一次发掘材料的再认识 6

二、1979年复查材料的再认识 8

三、1986年第三次发掘材料的再认识 9

四、四种不同考古学文化的区分 13

第二节 小拉哈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15

一、材料确认 15

二、分期研究 18

三、年代判定 23

第三节 “古城遗存”的辨识与年代 23

一、文化辨识 24

二、年代判定 26

第四节 白金宝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6

一、遗址材料分析 27

二、墓葬材料分析 35

三、文化分期与年代 43

第五节 汉书二期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46

一、遗址材料分析 46

二、墓葬材料分析 53

三、文化分期与年代 63

第六节 嫩江流域考古学文化编年坐标的确立 66

第二章 辽西山地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编年 67

第一节 地理范围与研究现状 67

第二节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内涵、分期与年代 68

一、关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分布和内涵问题 69

二、关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问题 70

第三节 魏营子文化的内涵与年代 73

第四节 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80

一、文化分期 80

二、年代讨论 86

第五节 “凌河遗存”的内涵、分期与年代 90

一、关于文化内涵(材料)的两点说明 90

二、关于分期和年代问题的再认识 91

第六节 夏家店上层文化之后至战国燕文化之前的几种文化遗存 97

一、“水泉遗存”的特征与年代 97

二、“井沟子遗存”(含“铁匠沟遗存”)的特征与年代 99

三、“五道河子遗存”的特点与年代 102

第七节 战国燕文化遗存 102

第八节 辽西山地地区考古学文化编年坐标的确立 103

第三章 辽西平原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编年 105

第一节 “平安堡二期遗存”的特征与年代 105

一、文化特征 105

二、年代判定 106

第二节 高台山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108

一、遗址材料分析 110

二、墓葬材料分析 111

三、文化分期与年代 116

第三节 辽西平原地区考古学文化编年坐标的确立 119

第四章 辽东南部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编年 120

第一节 关于双砣子一、二期文化的几个问题 121

一、老铁山积石墓应该是双砣子一期文化的墓葬 121

二、双砣子一期文化应该是处于夏代初始阶段的青铜文化 124

三、双砣子二期文化是夏代早期至商代早期受过山东半岛岳石文化强烈影响的一支地方性土著文化 125

第二节 双砣子三期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130

一、遗址材料分析 130

二、墓葬材料分析 145

三、文化分期与年代 156

第三节 双房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158

一、遗存确认与文化特征 158

二、材料特点与研究思路 161

三、陶器的类型学研究与分期 162

四、青铜器的类型学研究与断代 177

第四节 辽东南部地区考古学文化编年坐标的确立 194

第五章 辽东北部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编年 195

第一节 马城子文化是辽东北部地区夏商遗存的全称 195

第二节 马城子文化墓葬材料的分段 197

一、《马城子》报告发表的七处洞穴墓地的分组研究 198

二、其他遗址出土墓葬的分组研究 203

三、墓葬材料的分段与年代 204

第三节 马城子文化遗址材料的分段 208

一、有层位关系的湾柳遗址和顺山屯遗址的分组研究 209

二、无层位关系的其他遗址出土材料的组别分析和年代说明 210

三、遗址材料的分段与年代 214

第四节 马城子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17

第五节 辽东北部地区考古学文化编年坐标的确立 218

第六章 第二松花江流域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编年 219

第一节 西团山文化墓葬材料的分段研究 219

一、陶壶的类型学分析与分组 220

二、其他陶器的组别确定和型式比较 227

三、各组陶器的年代判定与墓葬分段 233

四、青铜短剑、方銎斧、曲刃矛的形态分析和年代说明 237

第二节 西团山文化遗址材料的分段研究 239

一、有层位关系的大海猛遗址和长蛇山遗址的分组研究 239

二、其他遗址出土材料的分析 241

三、遗址材料的分段与年代跨度 243

第三节 西团山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47

第四节 第二松花江流域考古学文化编年坐标的确立 249

第七章 图们江流域考古学文化的分期与编年 250

第一节 会宁五洞遗址的层位关系及相关遗存的性质分析 250

一、会宁五洞房址层位关系及出土陶器分析 250

二、图们江流域两类不同性质考古学文化的划分 252

第二节 兴城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53

一、兴城遗址所代表的文化分期和年代 253

二、其他遗址和墓地材料的年代与期属 256

第三节 柳庭洞文化的分期与年代 257

一、文化分期 257

二、年代判定 260

第四节 图们江流域考古学文化编年坐标的确立 262

第八章 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 263

第一节 七个编年序列:历时性纵坐标的比较 263

第二节 四个发展阶段:共时性横坐标的确立 266

第三节 时空框架体系的初步形成 267

第九章 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考古学文化的谱系关系 271

第一节 纵向传承与发展:六个“文化系”的区分 272

一、双砣子一期文化→双砣子二期文化→双砣子三期文化→双房文化系统 272

二、马城子文化→西团山文化系统 277

三、“平安堡二期遗存”→高台山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系统 279

四、夏家店下层文化(南支)→塔照一、二期文化→张家园上层文化系统 284

五、小拉哈文化→“古城遗存”→白金宝文化→汉书二期文化系统 284

六、兴城文化→柳庭洞文化系统 291

七、辽西山地地区其他几种文化遗存的说明 293

第二节 横向交往与扩迁:夏商和两周时期的文化格局分析 296

一、夏商时期的文化交流与影响 296

二、两周时期的文化扩张、迁徙与替代 298

第三节 两种“文化区”与两个“文化带”的划分 302

一、“系列考古文化区”和“序列考古文化区”的划分 302

二、“大兴安岭—燕山文化带”和“长白山—千山文化带”的划分 303

第十章 结语 306

后记 310

Abstract 313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