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校长培训与校长专业化发展pdf电子书下载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校长培训与校长专业化发展
  • 作 者:杨立国,程灵主编
  • 出 版 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61529461
  • 标注页数:203 页
  • PDF页数:21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6 ≥20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上篇 培训理念与培训实践 3

第一章 校长培训的内涵定位与要素分析 3

第一节 校长培训的实质和要素 3

一、成人培训与普通教育的区别 3

二、校长培训的实质 4

三、校长培训的要素 4

四、校长培训对培训者素质的要求 5

第二节 中小学校长培训目标 6

一、校长培训目标的特性 6

二、校长培训目标在培训活动中的作用 7

三、制定中小学校长培训目标的依据 7

四、中小学校长培训目标的层次性 8

第三节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 10

一、校长培训课程的功能 10

二、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设置的依据 10

三、课程设置的结构模块 12

第四节 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模式与方法 12

一、培训模式的概念 12

二、培训模式的构成要素 13

三、培训模式研究的意义 13

四、培训模式与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 14

第二章 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发展 16

第一节 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历史回顾 16

第二节 我国“十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情况 23

一、“十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取得的成绩 23

二、“十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经验 25

三、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6

第三章 我国校长培训的现代背景与未来发展 28

第一节 现代校长培训的背景 28

一、价值取向趋于理性的背景 28

二、学校自主权扩大的背景 29

三、校长培训的精细化背景 29

四、校长培训的科技化背景 31

第二节 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未来发展 31

一、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 31

二、“十一五”期间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基本思路 34

第四章 国外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基本经验 37

第一节 培训管理和培训机构的多元化 37

一、重视发挥国家能力,加强宏观管理 37

二、加强培训机构建设,促进培训走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9

三、国外校长培训管理和机构建设的趋势与经验 42

第二节 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的综合化 45

一、国外校长培训目标的共同追求 45

二、部分国家校长培训的内容简介 47

三、国外校长培训目标和内容的共同特点 51

第三节 培训模式与培训计划的多样化 52

一、国外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的特点 52

二、英国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趋势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简介 53

三、美国灵活多样的校长培训模式简介 55

第五章 校长培训课程设计与模式创新 59

第一节 校长培训的课程设计 59

一、我国校长培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59

二、国外校长培训课程设置的借鉴 60

三、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准则 61

四、课程设置的几种新思路 64

第二节 校长培训模式的改革创新 68

一、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传统模式 68

二、传统培训模式的局限 71

三、现代校长培训模式创新的策略 73

第六章 校长培训管理与效能评价 84

第一节 校长培训的行政管理 84

一、校长培训管理 85

二、校长培训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 86

第二节 校长培训的教学管理 88

一、培训规划的制定 88

二、培训课程的安排 89

三、教学过程的管理 90

四、教学成果的管理 91

第三节 培训的效能评价与质量监控 92

一、校长培训效能评价的作用 92

二、培训效能评价的机构组成和培训质量的监控主体 93

三、效能评价的主要内容 95

四、效能评价的常用方法 96

下篇 校长素质与校长成长 101

第七章 我国中小学校长的职责要求与素质结构 101

第一节 我国中小学校长的职责要求 101

一、中小学校长职责的历史变化 101

二、现代校长的发展式职责观 103

三、中小学校长的角色要求 104

第二节 中小学校长的素质结构 106

一、我国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简介 106

二、校长素质结构的建构思路 108

三、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的基本框架 109

四、中小学校长素质要求的层次 114

第三节 我国中小学校长素质的现状分析 116

一、我国中小学校长素质的整体提高趋势 116

二、我国中小学校长素质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17

三、面向未来提高我国中小学校长的素质 121

第八章 国外中小学校长的社会定位与素质要求 124

第一节 中小学校长的任用与职权 124

一、国外中小学校长的选拔任用 124

二、中小学校长的职责与权限 128

三、中小学校长职权的管理机制 130

第二节 中小学校长的素质要求 131

一、国外中小学校长素质的总体要求 131

二、国外中小学校长能力的若干具体要求 133

三、对中小学校长“见识”的强调 136

第九章 中小学校长素质测评指标体系 137

第一节 评价指标及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137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及构成 137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38

三、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方法 138

四、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 142

五、指标体系质量的控制 143

第二节 中小学校长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建构 144

一、中小学校长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建构原则 145

二、中小学校长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成 145

三、建立中小学校长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程序和方法 146

四、中小学校长素质测评指标体系 148

第十章 中小学校长的成长及其促进 157

第一节 校长成长的内涵 157

一、校长的成长是一个客观发展的过程 157

二、校长的成长又是一个主观努力的过程 159

三、校长的成长过程是从教师素质结构向校长素质结构过渡和转变的过程 161

四、校长的成长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 161

五、校长的成长过程受自身素质和外部客观环境制约和影响 162

第二节 校长成长的主要内容 163

一、作为教育者的成长 163

二、作为管理者的成长 166

三、作为领导者的成长 167

第三节 影响校长成长的主要因素 170

一、校长的自身素质 171

二、外部因素 173

第四节 校长成长的促进 175

一、校长成长路径的自主性 175

二、校长成长保障的多维性 179

第十一章 中小学校长的职业化与专业化 183

第一节 中小学校长的职业化 183

一、校长职业化的内涵 183

二、校长职业化提出的背景与原因分析 185

三、推进校长职业化的对策 187

第二节 中小学校长的专业化 190

一、专业和专业化 190

二、校长专业化的内涵 192

三、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194

四、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 195

结语:以可持续发展的校长培训促进校长的专业化发展 197

参考文献 199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