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电视的“言说”  电视表达的文化阐释
  • 作 者:包鹏程著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11106312
  • 标注页数:328 页
  • PDF页数:33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4 ≥32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引论 1

第一节 电视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 1

第二节 电视表达研究路径的变革与发展 10

第三节 论题的意义及研究框架 17

第二章 电视的话语符号与叙事 33

第一节 作为文化象征的电视符号系统 35

第二节 电视叙事“格栅”的背后 47

第三节 电视语言表达中的修辞 72

第三章 电视屏幕中再现的世界 83

第一节 政治、现实和激情的再现 85

第二节 电视中的消费话语空间 100

第三节 刻板的人物形象 120

第四节 电视传播中的国家形象 134

第四章 准则与社会意义的连接 146

第一节 电视新闻的图式、客观性与新闻价值 149

第二节 电视娱乐节目——日常生活的普遍景观 162

第三节 电视虚构的形象表达 176

第五章 电视作为谁的叙述者 196

第一节 干预逻辑与意识形态 197

第二节 眼球经济胜者为王 208

第三节 隐喻性的心理逻辑 223

第六章 多重语境下的媒介选择与互动 240

第一节 语境化与电视文本语境 242

第二节 后现代语境中的意义内爆与消解 251

第三节 国际化的传播环境与电视 263

第七章 第二媒介时代的电视 280

第一节 媒介融合中的电视发展 282

第二节 跨时空传播能力与媒介素养 293

第八章 结论:作为“有意义”话语系统的表达 308

参考文献 314

后记 324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