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黄民生,陈振楼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030277527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0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1章 城市内河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1
1.1 概述 1
1.2 水利功能 2
1.2.1 供水 2
1.2.2 防洪排涝 4
1.3 航运功能 7
1.3.1 内河航运功能的特点 7
1.3.2 内河航运的变迁 7
1.4 生态环境功能 8
1.4.1 调节小气候 9
1.4.2 控制污染 10
1.4.3 生态建设 11
1.5 文体功能 12
1.5.1 自然与人文景观 13
1.5.2 健体、休闲、娱乐 14
1.5.3 滨水经济 15
第2章 城市内河水体污染的严峻现状 17
2.1 水体污染的概念 17
2.2 水体污染源 18
2.3 河流污染的特点 18
2.4 城市内河水体污染的危害性 22
2.4.1 健康危害性 22
2.4.2 环境生态危害性 24
2.4.3 社会经济危害性 25
2.5 中国城市内河水污染状况 26
第3章 城市内河水体污染与生态退化的成因和过程 30
3.1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30
3.2 过量纳污 32
3.2.1 污(废)水 32
3.2.2 大气干湿沉降 34
3.2.3 固体废物 35
3.2.4 地表径流污染 36
3.3 过度工程化 37
3.3.1 河流渠道化 37
3.3.2 河流非连续化 39
第4章 城市内河资源环境生态调查 42
4.1 城市内河流域自然地理调查 42
4.2 城市内河水资源调查 44
4.2.1 河道的定名、分级分区和编码 44
4.2.2 河道断面观测 45
4.2.3 河道水位和流速观测 50
4.2.4 河道流量计算 51
4.3 城市内河水工设施调查 51
4.4 城市内河流域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调查 53
4.4.1 人口调查 53
4.4.2 经济、交通调查 54
4.4.3 土地利用调查 56
4.5 城市内河生态环境调查 57
4.5.1 水质调查 57
4.5.2 底质调查 59
4.5.3 生物调查 62
4.6 城市内河污染源调查 73
4.7 城市内河黑臭调查 77
4.8 城市内河其他调查 78
第5章 城市内河污染源控制与治理 79
5.1 城市污水的污染控制与治理 79
5.1.1 城市污水的水质特征、排放特点与危害 79
5.1.2 城市污水收集系统 80
5.1.3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 81
5.2 工业废水的污染控制与治理 105
5.2.1 工业废水的特性、排放特点与危害 105
5.2.2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106
5.2.3 典型行业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 122
5.3 城市污水再生和回用 124
5.4 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与治理 125
5.4.1 固体废物定义、排放特点与危害 125
5.4.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和利用技术 125
5.4.3 水生植物残体处理、处置和利用技术 129
5.5 地表径流的污染控制与治理 130
5.5.1 地表径流污染的定义、排放特点与危害 130
5.5.2 地表径流污染控制与治理的对策和方法 131
5.6 其他污染控制与治理 132
5.7 城市内河污染监督与管理 132
5.8 上海市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简介 133
5.8.1 面源水污染控制与治理 134
5.8.2 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 137
第6章 城市内河水体与滨岸带生态修复 140
6.1 城市内河水体生态修复 140
6.1.1 生态修复的概念 140
6.1.2 河流生态功能及其修复的重要性 140
6.1.3 河流生态修复的国际发展趋势 141
6.1.4 我国城市内河生态修复的急迫性 141
6.1.5 城市内河水体生态修复技术 142
6.2 城市内河滨岸带生态修复 192
6.2.1 城市内河滨岸带的重要性 192
6.2.2 城市内河滨岸带发展和变化过程 193
6.2.3 城市内河滨岸带生态修复应遵循的原则 193
6.2.4 城市内河生态型护岸的类型及其构建方法 194
第7章 城市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理论与方法 204
7.1 我国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 204
7.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204
7.1.2 我国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历程 205
7.1.3 我国传统水资源管理体制 206
7.2 城市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207
7.2.1 城市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理论 207
7.2.2 城市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 211
7.3 上海市水资源可持续管理评价实证研究 217
7.3.1 上海市市情特点及分析 217
7.3.2 “人水和谐”指标体系的建立 222
7.3.3 上海市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状况评价 230
7.4 城市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对策与措施 237
7.4.1 发达国家城市水资源管理经验 237
7.4.2 我国城市水资源管理建议 238
第8章 城市内河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实践——以丽娃河为例 245
8.1 河道概况 245
8.2 治理前河道生态环境状况 246
8.2.1 排水系统 246
8.2.2 排污口 247
8.2.3 水文 248
8.2.4 桥涵和护岸 250
8.2.5 水质 250
8.2.6 底质 252
8.2.7 生物 254
8.2.8 环境恶化与生态退化的成因分析 255
8.3 治理技术与工程实施 255
8.3.1 技术方案 255
8.3.2 工程实施 256
8.4 治理效果 259
8.4.1 藻华和黑臭现象消除 259
8.4.2 水质显著改善 259
8.4.3 水生生态良性恢复 261
参考文献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