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马克思主义地域审美文化研究
  • 作 者:徐明君,牟岱著
  • 出 版 社: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11027556
  • 标注页数:239 页
  • PDF页数:24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48 ≥23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地域审美文化发展的意义 1

第一章 地域审美文化的形态 10

第一节 地域审美文化的美学崇尚 10

一、审美媒介促进审美文化繁荣 10

二、审美需要决定审美文化发展 16

第二节 地域审美文化的表现形态 21

一、地域审美文化的原生形态 22

二、地域审美文化的发展形态 25

第二章 地域审美文化的特征 31

第一节 地域审美文化的宗教性 31

第二节 地域审美文化的区域性 37

第三节 地域审美文化的民族性 43

第三章 地域审美文化的传承 49

第一节 地域审美文化的发展 49

一、地域审美文化的历史起源 49

二、地域审美文化的发展演变 53

第二节 地域审美文化的兴盛 57

一、地域审美文化的主体自觉 57

二、地域审美文化的大众需要 61

第四章 地域审美文化的价值 66

第一节 地域审美文化的欣赏 66

第二节 地域审美文化的消费 73

一、地域审美文化的情趣品味 73

二、地域审美文化的传播方式 77

第三节 地域审美文化的功能 82

第四节 地域审美文化的价值 89

一、地域审美文化的世界影响 90

二、地域审美文化的乡土情结 95

第五章 地域审美文化的理论寻根 100

第一节 延安新秧歌运动与陕西地域审美文化 100

第二节 鲁艺传统与辽宁地域审美文化发展 104

第三节 辽宁地域审美文化发展的历史反思 112

第四节 辽宁地域审美文化发展的重建思考 118

第六章 地域审美文化的理论解构 125

第一节 广西地域文化的审美人类学研究 125

第二节 审美人类学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意义 129

第三节 地域审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美学 134

第四节 广西地域审美文化发展的困境 138

第五节 地域审美文化发展的理论动力 142

第七章 地域审美文化的理论建构 151

第一节 审美经济学的文化构成 151

第二节 审美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158

第三节 体验与转型及审美经济的文化缺失 164

第四节 形象经济与审美经济学的当代发展 170

第五节 形象经济与地域审美文化发展路径 177

一、虚拟整合主体的协调性与有效性 177

二、实际整合主体的特色性与持久性 180

第八章 地域审美文化的理论意义 185

第一节 审美人类学与文化产业理论体系 185

第二节 审美经济学与文化产业理论体系 192

第三节 地域审美文化的发展理论 199

第四节 辽宁地域审美文化发展观念变革 208

一、刘老根大舞台的意义 208

二、《刘老根》与“自拍”电视剧的价值 210

第五节 辽宁地域审美文化发展形式创新 214

一、二人转与影视戏曲 214

二、龙泉山庄的审美方式 217

三、二人转与戏曲传播生态 221

结语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创新空间 225

参考文献 234

后记 239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