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卢今元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32620875
- 标注页数:511 页
- PDF页数:52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23 ≥51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导言 1
一、地理人口与历史沿革 1
二、音标符号 2
(一)辅音 2
(二)元音 2
(三)声调符号 3
(四)本书标记北京音所用音标和汉语拼音方案对照表 3
第二章 吕四音的分析 5
一、声母、韵母、声调 5
二、单字声韵调配合关系 8
(一)声母、声调配合关系 8
(二)声母、韵母配合关系 9
(三)声母、韵母、声调配合关系 11
三、连读变调 25
第三章 吕四同音字表 53
第四章 吕四方言的特点 123
一、语音特点 123
(一)古知系声母的演变与分化 123
(二)咸山二摄的[u?][y?]二韵 124
(三)宕摄开口三等端系、见系跟咸山二摄开口三四等同韵,知章二组跟咸山二摄开口二等同韵 127
(四)文白异读 128
(五)破读现象 134
(六)音变现象 141
(七)区别同形异义词的三种语音形式 145
二、词汇特点 149
(一)吕四方言词汇系统整体上属吴语,但有相当多的江淮方言成分 149
(二)吕四话特征词举例 151
(三)吕四话保留着较多的古汉语成分 154
(四)某些意义的同义词多 159
(五)表达不舒服感觉的动词结构“v+人” 160
三、语法特点 162
(一)疑问副词“果k?51” 162
(二)动词“冇(有)ma44(ie?)”和副词“?v?113” 165
(三)疑问代词“斗tei51”和“嗲?tia334” 167
(四)助词“个·k?”、“各·ko?/·k?”、“嘎·ka” 170
(五)助词“仔·ts?”、“作·tso?/·ts?”、“咯·lo?/·l?”以及“喳·tsa” 171
(六)“来?lε213”与“来?盖lε213 11 kε334 33” 174
(七)动词后头的“好仔” 176
(八)句末语气词 178
第五章 吕四音与北京音的比较 180
一、声母的比较 180
二、韵母的比较 186
三、声调的比较 197
第六章 吕四音与中古音的比较 201
一、声母的比较 201
二、韵母的比较 216
三、声调的比较 236
第七章 吕四音与南通音的比较 239
一、声母的比较 239
二、韵母的比较 244
三、声调的比较 247
第八章 分类词表 249
一、天文 252
二、地理 257
三、时间 264
四、农业 267
五、渔业 278
六、植物 289
七、动物 298
八、房舍 304
九、器具、用品 308
十、称谓 316
十一、亲属 321
十二、身体 325
十三、疾病、医疗 333
十四、衣服、穿戴 339
十五、饮食 343
十六、红白大事 349
十七、日常生活 360
十八、讼事 367
十九、交际 368
二十、商业、交通 379
二十一、文教、文体 385
二十二、动作 388
二十三、位置 403
二十四、代词 407
二十五、形容词 409
二十六、副词、介词等 434
二十七、量词 447
二十八、附加成分 452
第九章 语法例句 456
第十章 标音举例 465
一、俗语 465
(一)天气谚语 465
(二)生活谚语 468
(三)歇后语 473
(四)其他 475
二、吕四老山歌 477
(一)劳动山歌 477
(二)盘歌(对歌) 479
(三)情歌 482
三、儿歌、谜语 483
(一)儿歌 483
(二)谜语 486
四、说令 487
五、民间故事 土地菩萨和城隍菩萨 489
附录 494
通东话、金沙话与南通话的比较 494
著者有关方言论著篇目 507
后记 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