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特种蔬菜栽培技术  芽苗、水生、花卉类
  • 作 者:贺永喜主编
  • 出 版 社: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227044321
  • 标注页数:159 页
  • PDF页数:17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73 ≥15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绪论 1

一、特种蔬菜的来源 1

(一)国外引进 1

(二)野生驯化 2

(三)地域特有 2

(四)特控培育 2

二、特种蔬菜的主要特点 3

(一)营养丰富 3

(二)风味独特 3

(三)具有保健功效 4

(四)栽培简单易操作 4

三、特种蔬菜的生产历史、现状和展望 4

(一)特种蔬菜的发展历史 5

(二)特种蔬菜的生产现状 5

(三)特种蔬菜的发展前景 6

第二章 水生类特种蔬菜栽培技术 7

一、茭白 7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7

(二)食用方法 8

(三)生物学特性 10

(四)栽培技术 10

(五)留种 14

(六)病虫害防治 14

二、莲藕 17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18

(二)食用方法 18

(三)生物学特性 18

(四)栽培技术 20

(五)留种 25

(六)病虫害防治 25

三、水芹 26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26

(二)食用方法 27

(三)生物学特性 27

(四)栽培技术 27

(五)留种 30

(六)病虫害防治 31

四、象牙菜 33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33

(二)食用方法 34

(三)生物学特性 34

(四)栽培技术 34

(五)留种 36

(六)病虫害防治 36

五、菱 36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37

(二)食用方法 37

(三)生物学特性 37

(四)栽培技术 38

(五)留种 41

(六)病虫害防治 41

六、慈姑 42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43

(二)食用方法 43

(三)生物学特性 44

(四)栽培技术 44

(五)留种 48

(六)病虫害防治 48

七、荸荠 51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51

(二)食用方法 52

(三)生物学特性 52

(四)栽培技术 52

(五)留种 57

(六)病虫害防治 57

八、无刺芡实 59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60

(二)食用方法 60

(三)生物学特性 60

(四)栽培技术 60

(五)留种 64

(六)病虫害防治 64

九、莼菜 65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66

(二)食用方法 66

(三)生物学特性 67

(四)栽培技术 68

(五)留种 72

(六)病虫害防治 72

十、豆瓣菜 74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74

(二)食用方法 75

(三)生物学特性 75

(四)栽培技术 75

(五)留种 78

(六)病虫害防治 78

第三章 芽苗类特种蔬菜栽培技术 79

一、黄豆芽 79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79

(二)食用方法 80

(三)生产技术 80

二、绿豆芽 81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81

(二)食用方法 82

(三)生产技术 82

三、花生芽 83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84

(二)食用方法 84

(三)生产技术 85

四、蕹菜芽 85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86

(二)食用方法 86

(三)生产技术 86

五、香椿芽 89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89

(二)食用方法 90

(三)生产技术 90

六、萝卜芽苗 97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97

(二)食用方法 98

(三)生产技术 98

七、苜蓿芽苗 102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102

(二)食用方法 102

(三)生产技术 103

八、豌豆芽苗 104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104

(二)食用方法 105

(三)生产技术 105

九、荞麦芽苗 111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111

(二)食用方法 112

(三)生产技术 112

十、枸杞苗 114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114

(二)食用方法 114

(三)生物学特性 115

(四)栽培技术 115

(五)病虫害防治 116

第四章 花卉类特种蔬菜栽培技术 119

一、黄花菜 119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119

(二)食用方法 120

(三)生物学特性 120

(四)栽培技术 121

(五)留种 122

(六)病虫害防治 123

二、蜀葵 123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124

(二)食用方法 124

(三)生物学特性 124

(四)栽培技术 124

(五)留种 126

(六)病虫害防治 126

三、万寿菊 126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126

(二)食用方法 127

(三)生物学特性 127

(四)栽培技术 127

(五)留种 129

(六)病虫害防治 129

四、食用菊花 130

(一)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131

(二)食用方法 131

(三)生物学特性 132

(四)栽培技术 133

(五)留种 135

(六)病虫害防治 135

第五章 特种蔬菜的保鲜、加工与贮藏技术 136

一、保鲜技术 136

(一)气调保鲜 137

(二)冷藏保鲜 138

(三)窖藏保鲜 140

(四)沙埋保鲜 142

(五)土压保鲜 143

二、加工与贮藏技术 143

(一)腌制加工与贮藏 144

(二)糖制加工与贮藏 145

(三)脱水加工与贮藏 149

(四)速冻加工与贮藏 151

(五)罐装加工与贮藏 152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