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pdf电子书下载 > 历史地理
中国社会之史的分析
  • 作 者:陶希圣著
  • 出 版 社:长沙:岳麓书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807613145
  • 标注页数:164 页
  • PDF页数:17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74 ≥16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 绪论——研究中国社会史的必要和方法 1

一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与社会史的研究 1

二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困难 3

三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方法 4

四 本书的要点——士大夫身分的特质 6

五 士大夫身分与知识阶级 9

六 结语 10

第二 总论——中国社会到底是什么社会 11

一 序言 11

二 宗法社会 13

三 封建社会 17

四 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封建社会 25

五 阶级社会 27

六 结语 31

第三 士大夫身分的发生发展和变迁——从中国社会史上观察中国国民党 33

一 古史之民族的分析 33

二 井田制度与土地税法 35

三 身分差别与阶级流通 36

四 贵族特权与官僚政治 37

五 士大夫阶级的特质 38

六 近百年来的士大夫阶级 41

七 中国国民党的基础 42

八 余论 50

第四 官僚的发生发展及其在政治上的地位——官僚制度及其摧毁 52

一 摧毁官僚制度的必要 52

二 官僚未发生以前的封建国家 53

三 后封建时期官僚的发生 55

四 官僚和地主士大夫的联系 57

五 官僚政治背景的变迁 59

六 摧毁官僚制度的原则的方法 62

第五 官僚及军队之封建的形态——中国官僚及军备之社会史的观察 66

一 对小民族的封建统治 66

二 货币数量和私人财富的观察 67

三 政府重农轻商的政策 71

四 国家岁收和官俸的物类 74

五 农兵募兵的地方粘着性 77

六 官僚军备的社会背景 81

七 官僚政府和商业资本及高利贷资本 82

八 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割据趋势 84

九 社会势力的变迁与军队及官僚 87

十 结语 88

第六 民族意识与阶级意识——中国民族思想之社会史的观察 89

一 什么是民族 89

二 民族的形成及民族中主要阶级 91

三 中国的氏族和种族及民族 95

四 中国民族意识和其支持者 107

第七 僧侣与士大夫身分——士大夫身分与宗教 109

一 问题的提起 109

二 中国太古的宗教与僧侣 110

三 后世僧侣阶级崩毁的原因 114

四 孔教与士大夫身分 116

五 结论 118

第八 宗法理论与宗法的实际——中国宗法势力及其摧毁 119

一 宗法与君权 119

二 前国家时代的宗法 120

三 宗法理论的贵族属性 122

四 宗法的经济基础 123

五 宗法的尊祖宗教 124

六 宗法的男女差别 126

七 宗法的男系制度 128

八 一本主义的精神 129

九 理论与实际的相违 130

十 士大夫的宗法思想 132

十一 今后立法的方针 134

十二 男系制度的打破 135

十三 嗣子养子与私生子的改革 137

十四 父治制度的打破 139

十五 家产及扶养制度的改革 141

十六 族长政权的打破 143

十七 婚姻制度的改革 144

十八 宗法摧毁的两条件 147

附录一 士大夫身分与知识阶级 149

附录二 中国社会史的一个考察 156

后记 163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