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参与式规划与学校发展
  • 作 者:倪梅,陈建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301159248
  • 标注页数:186 页
  • PDF页数:20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03 ≥18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学校发展规划概述 1

第一节 学校发展规划的产生背景和理论基础 1

一、学校发展规划的产生背景 1

二、学校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 3

第二节 学校发展规划的内涵和特征 6

一、学校发展规划的内涵 6

二、学校发展规划的特征 7

第三节 学校发展规划的内容和过程 8

一、学校发展规划的内容 8

二、学校发展规划是一个发展过程 9

第二章 通过参与式规划促进学校发展 15

第一节 参与式规划的理论依据 15

一、参与式发展理论 15

二、内源发展理论 16

第二节 参与式规划的内涵及价值 17

一、参与式规划的内涵 17

二、参与式规划的价值 17

第三节 通过参与式规划促进学校发展:一所基层小学的做法 19

一、建立伙伴合作关系 19

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统一 19

三、立足原有基础,挖掘学校特色 20

四、加强教师队伍能力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21

五、重视过程,而不只是结果 22

第三章 开展多元伙伴合作 23

第一节 什么是多元伙伴合作 23

第二节 为什么要开展多元伙伴合作 24

一、学校的快速发展需要各方群策群力 24

二、和谐社会的教育背景要求学校共同体成员的和谐合作 26

第三节 多元伙伴合作的行动策略 28

一、建立以学校为核心的校外合作团队 28

二、建立多层次的校内合作共同体 29

第四章 正视学校现状,深入分析校情 31

第一节 SWOT方法简介 31

一、SWOT的内容及步骤 31

二、SWOT方法在学校发展规划中的分析指标 33

第二节 学校具备的发展优势 34

一、知名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品牌优势 34

二、重视教科研,具有“科研立校”的强烈意识 35

三、教师培训渠道拓宽,确保教师专业化发展 36

四、人口导入区的区位和生源优势 37

第三节 学校存在的发展劣势 38

一、学校建校历史短暂,缺少名师和骨干教师 38

二、学校条线工作发展的均衡性有待加强 38

第四节 学校面临的发展机遇 38

一、属地化后的政策支持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38

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教师发展搭建了新舞台,也为特色办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39

第五节 学校面对的发展挑战 40

一、学校周边历史名校较多,质量提升的压力较大 40

二、招生渠道多样,家长需求不同,给教育管理带来了压力 40

第五章 科学定位学校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哲学 43

第一节 学校办学哲学的内涵与意义 43

一、学校办学哲学的内涵 43

二、学校办学哲学的意义 45

第二节 学校办学哲学的内容 48

一、学校的办学理念 48

二、学校的发展定位 51

三、学校的育人目标 52

第三节 学校办学哲学的提升策略 54

一、摸清家底 54

二、头脑风暴 55

三、外出考察 55

四、讲座培训 56

五、专题研讨 56

六、相互学习 56

第六章 挖掘学校特色,开发校本课程 58

第一节 形体与舞蹈 58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 58

二、课程开发的目标与内容 60

三、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63

四、课程开发的成效 69

第二节 童话教育 73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 73

二、课程开发的目标和内容 75

三、课程的实施 80

四、课程开发的成效 85

第三节 走进交大的小朋友 88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 88

二、课程开发的目标与内容 91

三、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95

四、课程开发的成效 98

第七章 依托学校发展规划,促进学校教学改革 104

第一节 教学改革的意义和任务 104

一、教学改革的意义 104

二、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105

第二节 教学改革的实践 107

一、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07

二、教学管理精细化 111

三、实现教研的本土化 112

第三节 对教学改革的一些深度思考 114

一、解决认识偏差:过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地位 115

二、矫正方法偏差:重探究性、自主性学习,轻视或排斥接受性学习 115

三、反思行为偏差:强调课堂生成,轻视课前预设 116

第八章 监督规划过程,评价规划实效 119

第一节 成立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策略 119

一、监督管理机构 120

二、监督管理实施策略 121

第二节 监督规划目标的达成 124

一、监督规划各主要项目的目标达成度 124

二、监督优先发展项目的目标达成 131

第三节 学校发展规划的评价 132

一、评价的目的 132

二、评价的重点 133

三、评价的原则 133

四、评价的过程 134

第四节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142

第九章 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文化 147

第一节 学习共同体: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147

一、制订规划,形成共同愿景 147

二、分析规划,认识学习共同体 148

第二节 精神文化建设 150

一、共享资源,集体反思 150

二、合作共赢,协调推进 151

第三节 制度文化建设 153

一、日常管理制度 154

二、教学管理制度 154

三、科研管理制度 155

四、激励评价制度 156

第四节 环境文化建设 157

一、美化校园环境 157

二、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文化 158

附录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160

参考文献 181

后记 185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