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  插图本
  • 作 者:吴福辉著
  • 出 版 社: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301079867
  • 标注页数:480 页
  • PDF页数:49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90 ≥48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孕育新机  1

第一节 望平街—福州路:文学环境的转型 2

第二节 白话报及文学书面语变革 11

第三节 最早放眼世界的文人 19

第四节 由政治而文学的“新文体”运动 30

第五节 文学大事1903年版图(积累的时代) 40

第六节 商业都会兴起中的现代市民小说 49

第七节 新旧交替的南社精英 59

第八节 苏扬至上海:鸳鸯蝴蝶派文学 69

第二章 “五四”启蒙  79

第九节 话剧传入后最初的剧场演出 80

第十节 搭建通向世界文学之桥 91

第十一节 海内外对文学革命的酝酿 102

第十二节 “新青年—北大”激进派发难与守成派抗衡 112

第十三节 文学大事1921年版图(启蒙的时代) 122

第十四节 京沪报刊书局形成的文学空间 136

第十五节 白话新诗、短篇小说的带头突破 146

第十六节 《阿Q正传》的传播接受史 155

第十七节 “语丝”“闲话”和文学白话体 165

第十八节 早期乡土文学对农民与地域的发现 174

第十九节 市民大众的生活慰藉 183

第三章 多元共生  193

第二十节 南下之路:文学中心的回归 194

第二十一节 左翼的风行、深化和纷争 204

第二十二节 时代色彩鲜明的长篇小说 219

第二十三节 时代性和个性化写作的相继高扬 229

第二十四节 京派纯文学的风韵流脉 241

第二十五节 海派面对现代都市的新感觉 257

第二十六节 两种市民社会的文学视野 271

第二十七节 职业化的剧场话剧终于成熟 282

第二十八节 文学大事1936年版图(多元的时代) 293

第二十九节 电影艺术与文学交互作用 304

第三十节 对外国名家应时的整体的接受 314

第四章 风云骤起  331

第三十一节 战争流徙之下文学多中心的形成 332

第三十二节 文人经济状况和写作生活方式 344

第三十三节 重庆:救亡文学由高涨至分化 353

第三十四节 延安:从战时群众性文艺到工农兵方向 368

第三十五节 桂林:战时“文化城”的戏剧潮出版潮 386

第三十六节 昆明:个体生命在时代体验中沉潜 403

第三十七节 上海等:无家之痛及迂回后兴起的“市民文学” 419

第三十八节 港台:分割、自立与新文学的生长 438

第三十九节 农民——市民:大众文学的全新势头 450

第四十节 文学大事1948年版图(转折的时代) 462

图表索引  477

参考文献  478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