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中国建筑史pdf电子书下载 > 工业技术
中国建筑史
  • 作 者:潘谷西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12109326
  • 标注页数:545 页
  • PDF页数:556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5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56 ≥54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篇 中国古代建筑 2

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2

0.1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2

0.2木构架的特色 3

0.3单体建筑的构成 6

0.4建筑群的组合 9

0.5建筑与环境 11

0.6建筑类型 12

0.7工官制度 14

第1章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17

1.1原始社会建筑 17

1.2奴隶社会建筑 21

1.3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28

1.4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37

1.5封建社会后期建筑 46

第2章 城市建设 54

2.1概说 54

2.2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 58

2.3地方城市的建设 77

第3章 住宅与聚落 86

3.1概说 86

3.2实例 97

第4章 宫殿、坛庙、陵墓 116

4.1宫殿 116

4.2坛庙 126

4.3陵墓 137

第5章 宗教建筑 152

5.1概说 152

5.2佛寺、道观及清真寺 154

5.3佛塔 经幢 175

5.4石窟 摩崖造像 188

第6章 园林与风景建设 192

6.1概说 192

6.2明清皇家苑囿 196

6.3明清江南私家园林 203

6.4风景建设 215

第7章 建筑意匠 226

7.1营造活动中的观念形态 227

7.2选址与布局 232

7.3审美与建筑设计 252

第8章 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 262

8.1台基、踏道、栏杆、铺地 262

8.2大木作 266

8.3墙壁 281

8.4屋顶 283

8.5装修 287

8.6色彩与装饰 291

第9章 清式建筑做法 295

9.1大木作 295

9.2石作与瓦作 308

9.3小木作 312

9.4彩画作 315

第2篇 近代中国建筑(1840~1949年) 320

第10章 建筑发展概况 320

10.1近代中国建筑的历史地位 320

10.2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历程 323

第11章 城市建设 327

11.1近代中国的城市转型 327

11.2近代城市的主要类型 330

11.3近代中国第一大都市——上海 335

11.4旧都北京的近代演进 339

11.5首都南京的规划、建设 344

第12章 建筑类型与建筑技术 349

12.1居住建筑 349

12.2公共建筑 357

12.3工业建筑 368

12.4建筑技术 373

第13章 建筑制度、建筑教育与建筑设计机构 378

13.1近代建筑制度的建立 378

13.2建筑教育 388

13.3建筑设计机构和近代中国建筑师 392

第14章 建筑形式与建筑思潮 397

14.1洋式建筑:折中主义基调 397

14.2传统复兴:三种设计模式 402

14.3现代建筑:多渠道起步 414

第3篇 现代中国建筑 422

第15章 现代中国建筑发展概述 422

15.1历史的格局 422

15.2历史分期及各期建筑状况 423

15.3建筑类型及技术的发展变化 431

第16章 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 438

16.1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概况 438

16.2自律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444

16.3开放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451

第17章 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 457

17.1自律时期的作品与思潮 457

17.2开放时期的作品与潮流 471

第18章 建筑教育与学术发展 494

18.1建筑教育 494

18.2建筑学术活动 497

第19章 台湾、香港、澳门的建筑 501

19.1现代台湾的建筑 501

19.2现代香港建筑 510

19.3现代澳门建筑 524

附录 532

附录1古建筑名词解释 532

附录2课程参考书目 538

附录3中国历史简表 541

附录4中国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543

附录5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545

购买PDF格式(15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