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鄂温克族社会历史pdf电子书下载 > 历史地理
鄂温克族社会历史
  • 作 者:吴守贵著
  • 出 版 社:北京: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105099320
  • 标注页数:456 页
  • PDF页数:47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74 ≥45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祖先的踪迹 1

一、考古发现 发源地 2

二、人物传说 发源地 9

两条主线 13

一、氏族公社的形成与萨满教的出现 14

二、各族群在经济和文化发展方向上的变化 17

三、氏族公社传承的习俗 20

四、氏族制度从古代延续到近代 22

三个发展阶段 27

第一阶段 使用弓箭狩猎 实现以猎为主 27

一、先进的生产工具使狩猎上升到主导地位 28

二、桦树皮的发现为猎人们提供了生活用具 33

三、狩猎成为鄂温克人的重要生产活动 37

四、萨满教与狩猎生产 43

五、女性首领及其妇女在氏族公社中发挥的作用 46

六、由原始民族演变为同一的古代民族 53

第二阶段 驯鹿驯养业的出现有了可支配的动物 58

一、加洪莫根率先驯养驯鹿 58

二、氏族公社由母系制过渡到父系制 64

三、人口与婚姻关系 66

四、鄂温克人从发源地向外扩散 69

五、室韦和鞠部中的鄂温克人 75

六、女真族兴起,蒙兀室韦勃兴 84

第三阶段 牛马饲养业的兴起 步入生产性经济 89

一、从使役需要 从养马起步 89

二、元末明初的鄂温克人 90

三、明代卫、所组织遍布鄂温克各地 93

四、从养马到养牛持续发展 95

沙皇俄国向西伯利亚地区扩张 101

一、俄国人第一次见到鄂温克人 102

二、面对哥萨克骚扰 当地居民奋起反抗 104

三、西伯利亚地区鄂温克人的变迁 108

四、社会经济结构开始变化 111

五、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的鄂温克人 114

明末清初的鄂温克人 117

一、叶雷氏族的遭遇 120

二、皇太极向索伦部诉诸武力 124

(一)遣清军征战索伦部 128

(二)战争的后果一场大浩劫 132

(三)战争的起因、经过及其后果的评说 134

(四)流放的鄂温克人移居雅鲁河流域 136

三、根特木耳事件的始末 139

哥萨克在黑龙江 146

一、哥萨克在黑龙江的烧杀抢掠 148

二、黑龙江军民的抗俄斗争 153

三、鄂温克人和达斡尔人内迁 158

布特哈八旗索伦鄂温克人 162

一、纳入清代八旗制轨道 164

二、正式编成布特哈八旗 170

三、八旗制中的经济生活 172

(一)狩猎生产 173

(二)牛马饲养业 177

(三)农业的兴起 177

(四)多种经营的发展 181

四、战时出征打仗 183

(一)参加收复雅克萨之战 184

(二)参加乌兰布通至昭莫多之战 191

(三)转战西北西南疆场 193

五、猎貂纳贡 202

六、雅鲁河流域鄂温克人的变迁 205

呼伦贝尔索伦八旗鄂温克人 208

一、抵进呼伦贝尔安营扎寨 208

二、驻守卡伦执勤巡逻 215

三、立足草原安家立业 217

四、出征西北西南战场 222

五、建寺庙祭祀交易活动 234

六、铁路通车运营取代驿站差事 235

伊犁索伦营始末 239

索伦劲旅反击廓尔喀侵略军 245

清代的鄂温克名人 257

一、清代内大臣博尔本察 258

二、清代名将海兰察 261

三、清代福州将军穆图善 280

清朝实行怀柔政策笼络鄂温克人 289

一、任用鄂温克人为清朝官员 290

二、培养满族化的鄂温克军队 292

三、对鄂温克官员赐予封建特权 294

四、对鄂温克族带来的影响 295

由黑暗走向光明 298

一、民国社会激烈动荡中的鄂温克人 298

(一)鄂温克人解脱了兵役和劳役负担 299

(二)社会激烈动荡和急剧变化 300

(三)鄂温克自卫队的组成及其活动 303

二、日本法西斯统治下的兴安东省 304

(一)索伦(鄂温克)游击队始末 305

(二)建立日伪政权实行法西斯统治 307

(三)支援东北抗联王明贵支队 310

三、迎来解放与自由 311

(一)国共两党军队并进东北地区 311

(二)组建自卫军 建立人民政权 313

(三)参加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 315

(四)农业合作化运动 320

草原风云 323

一、改朝换代在呼伦贝尔的斗争 323

二、日本法西斯统治下的兴安北省 327

三、诺门罕战争 332

四、拨开乌云见晴天 334

五、新中国的成立 338

使鹿鄂温克人 345

一、原居勒拿河流域 345

二、雅库特人迁入勒拿河流域 348

三、哥萨克骚扰使鹿鄂温克人 350

四、使鹿鄂温克人迁入我国大兴安岭北部 352

五、在大兴安岭北部的游猎生活 356

六、两国交界地狩猎与俄汉商的交易 360

七、日本帝国主义的法西斯统治 363

八、新中国成立后的使鹿鄂温克人 364

通古斯鄂温克人 369

一、原居贝加尔湖以东地区 369

二、哥萨克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的骚扰 374

三、归属俄国后的生产、生活 377

四、迁入我国呼伦贝尔草原居住 384

五、日本法西斯的残酷迫害 387

六、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390

鄂温克人的商品交换 392

一、早期交换的兴起 394

二、清代初期交换受挫 397

三、交换的复苏和发展 400

鄂温克族形成“跨界民族”的由来 408

当今中国的鄂温克人 416

一、干部队伍的成长壮大 418

二、人口发展与分布 423

三、鄂温克族族称的恢复与统一 427

四、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429

五、鄂温克族民俗及文化艺术展览 432

六、成立鄂温克族研究会 439

(一)第一届理事会 439

(二)第二届理事会 441

(三)第三届理事会 442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