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宁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040280036
- 标注页数:201 页
- PDF页数:21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2 ≥20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训诂名称的由来及含义 1
二、训诂工作与训诂材料 2
三、训诂体例与训诂原理 4
四、训诂学 7
五、训诂学的学习方法 12
第一章 训诂学的产生与发展 16
一、训诂的产生期——先秦两汉 16
二、训诂的深入与扩展期——魏晋隋唐 20
三、训诂的更新与变革期——宋元明 24
四、训诂实践的兴盛与训诂理论的探讨期——清代 28
五、训诂学科学理论的创建期——近现代 35
第二章 随文注释的训诂材料 42
一、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体式 42
二、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内容 51
三、随文注释训诂材料的解读 69
第三章 训诂专书 85
一、训诂专书的目的、性质和意义 85
二、训诂专书的类型 96
三、训诂专书的应用 102
第四章 注释原理 115
一、字与词的关系 115
二、直训与义界的关系 118
三、义与训的关系 121
四、三种不同性质的训释 134
第五章 训诂考证的工作与材料 144
一、考释与证明综述 144
二、考证的两大类型 146
三、考证的结构 148
四、考音与考义 155
第六章 训诂考证的方法 166
一、以形索义 166
二、因声求义 170
三、比较互证 175
第七章 训诂学的应用 177
一、应用于文言教学 177
二、应用于古籍整理 186
三、应用于辞书编纂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