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叶秀山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9711347
- 标注页数:394 页
- PDF页数:40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07 ≥39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西方哲学源头中之科学与宗教 1
第一节 混沌学—宇宙学 1
第二节 “序”的寻求与理性的觉醒 5
第三节 “时间”之“序” 8
第四节 “空间”之“序” 10
第五节 “自然—因果”之“序” 18
第六节 “死”“在”“时”“空”之“序”中的意义 29
第七节 “时间”与“哲学”视野中之“灵魂不死” 31
第八节 “时间—自由”与“哲学”的“逻辑—范畴” 36
第九节 “无”作为哲学范畴与“理念” 38
第十节 “时间”之“有—无” 41
第十一节 “无”与“时间”—“亲历” 43
第十二节 “思”、“诗”、“直觉”与“亲历—历史” 46
第十三节 “自然”—“目的”—“意义” 51
第二章 哲学视野中的“自然” 57
第一节 “自然”作为经验科学对象 57
第二节 作为本原意义上的“自然”观念 60
第三节 抽象“概念”的“自然”与现实“个体”的“自然” 64
第四节 作为“理念—观念”的“自然” 72
第五节 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作为“存在”的“自然”与作为“概念”的“自然” 79
第六节 “自然哲学”与“自然辩证法” 85
第三章 哲学视野中的“人” 95
第一节 “人”“生”“天地之间” 97
第二节 “人”“居于”“现象界” 99
第三节 “人”“在”“家庭—集团—国家”中 102
第四节 “概念”化与“自然”、“历史”的“意义” 108
第五节 “辩证法”与“哲学”中之“自然—社会” 111
第六节 “辩证”的“我—你—他”——社会 112
第七节 回归“时间”,回归“自由” 116
第八节 “语言”—“概念”与“信” 120
第四章 “人”作为“自觉”的“(诸)自由者”之间的关系 123
第一节 “自由”进入“必然” 124
第二节 “自由”以“必然”为“工具”——“人”与“自然”的“关系” 126
第三节 “自由”以“自由”为“工具”——“诸自由者”之间的关系 131
第五章 哲学视野中的“宗教—基督教” 139
第一节 “向外”的路和“向内”的路 141
第二节 “知识”与“信仰” 151
一 “自由”与“信仰” 151
二 “信—仰”“什么” 155
三 “盟约”——“信者—自由者”的关系 161
四 “信”——“言”之“证” 164
五 “本体论—存在论证明”之“辩证”视角 169
六 “内证”与“实践—经验” 173
七 “大证”与“小证” 181
八 “思”与“思”的“印证”——“异”之“同”,“同”之“异” 190
九 “大历史”与“小历史”——“进入”“历史之证” 194
第六章 信仰与道德 204
第一节 “信仰”与“道德”“评判” 204
第二节 “道德”之“信”:“道德—德性”之“因果”——“自由—创造”之“内容” 207
第三节 道德—时间—未来 216
第四节 “哲学”—“道德学”—“神学” 223
第五节 “宗教”的“归一”与“哲学”的“开放” 237
第六节 “哲学”“化解”“宗教” 241
第七节 “自由”的“存在”与“存在”的“自由”——“消解”的“结构”与“结构”的“消解” 248
第八节 “哲学知识”与“理智直观” 255
第七章 所谓“末日审判”——“人”之“命运”及“神”—“人”之“判决权—审判权” 265
第一节 “生—死”—“存—亡” 266
第二节 “死”的“意义” 268
第三节 “哲学”—“科学”与“原罪” 273
第四节 争夺“时间”之“战” 278
第五节 “立法权”、“判断权—审判权”、“执行权”之争 283
第六节 “时间”的“三权合一” 289
第七节 “神”的“最后审判”—“末日审判” 297
第八节 “末日”—“到时”与“历史”之“审判” 303
第九节 “人生”—“赎罪” 310
第十节 “人质”与“他者” 316
第八章 哲学视野下人类“救赎—解放”之路 325
第一节 “科学”作为“救赎—解放”的道路 327
第二节 “道德—德性”与人类之“救赎” 347
第三节 人类“救赎”与哲学“存在论” 365
后记 这个课题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