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赵明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209051361
- 标注页数:441 页
- PDF页数:44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47 ≥44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和谐社会与法制构建的精神关联 1
第一章 “轴心时期”中华文明的精神突破 31
一、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期”说 31
二、“三代”之“礼乐文明”传统 36
三、政治之“道”与“德”的精神追求 40
四、儒家对“礼乐文明”传统的意义阐释 64
五、儒法之争与帝国政治意识的诞生 80
第二章 中华帝国政制的创立及其法制构架 90
一、中华帝国政制的创立 90
二、中华帝国政治的根本使命 101
三、“礼刑合一”的帝国法制构架 117
第三章 中华帝国遭遇的西方政治与法制传统 137
一、“西方的特殊性” 137
二、希腊城邦政制与理性精神 142
三、罗马帝国的政治与法制追求 164
四、帝国记忆与现代政治意识的诞生 187
五、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精神与法治原则 218
第四章 中华帝国政治与法制的现代转型 237
一、无法回避的现代“革命”问题 237
二、“华夷之辨”与“万国公法” 243
三、突破“天下”秩序观的戊戌变法 259
四、国民革命与现代民族国家政制建构 290
五、现代政治怨恨与法制虚无化 308
第五章 通往“和谐社会”的政治与法制构建 329
一、“和谐社会”的政治哲学意蕴 329
二、经济的全球化与人权的普遍性 340
三、基于普遍法权原则的政治承诺 356
四、“世界公民权”视野下的政治与法制景象 391
结语:“人类和谐”信念的历史哲学表达 421
主要参考文献 432
后记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