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五招鉴定唐宋青瓷pdf电子书下载 > 历史地理
五招鉴定唐宋青瓷
  • 作 者:姚江波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43941304
  • 标注页数:137 页
  • PDF页数:13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7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39 ≥13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读 8

前言 10

第一招 知造型 12

品类篇 12

1.品类 12

2.时代特征 13

(1)唐宋五代 13

(2)宋代 13

3.数量 14

造型篇 15

1.青瓷碗 15

口部 15

(1)敞口 15

(2)侈口 16

(3)敛口 16

(4)花口 17

(5)直口 18

(6)不规则口 19

唇部 20

(1)圆唇 20

(2)方唇 21

(3)尖唇 21

(4)尖圆唇 22

(5)厚薄 23

沿部 24

腹部 26

(1)鼓腹 26

(2)折腹 27

(3)弧腹 28

(4)坦腹 29

(5)斜腹 30

足部 31

(1)圈足 32

(2)饼足 36

底部 37

2.青瓷盒 40

3.青瓷盘 40

4.青瓷碟 41

5.青瓷罐 41

6.青瓷炉 42

7.青瓷瓶 43

第二招 看纹饰 44

种类篇 44

1.从弦纹上鉴定 44

(1)刻画弦纹 44

(2)组弦纹 45

(3)凹弦纹 47

(4)凸弦纹 48

(5)有色弦纹 49

2.从草叶纹上鉴定 50

3.从花卉纹上鉴定 51

4.从莲纹上鉴定 52

5.从动物纹上鉴定 54

6.从几何纹上鉴定 55

施纹部位篇 57

1.通体与局部 57

2.间隙饰纹 58

3.内底饰纹 58

4.口沿饰纹 59

5.腹部饰纹 60

6.底部饰纹 61

7.足部饰纹 62

第三招 辨釉质 63

釉色篇 63

1.从青釉上鉴定 63

2.从青褐釉上鉴定 64

3.从青黄釉上鉴定 64

4.从青灰釉上鉴定 65

5.从青灰泛黄釉上鉴定 65

6.从青灰略泛蓝釉上鉴定 65

7.从青灰略泛绿釉上鉴定 65

8.从青绿釉上鉴定 66

9.从青中泛黄釉上鉴定 66

施釉部位篇 67

1.从施满釉上鉴定 67

2.从局部施釉上鉴定 68

(1)施半釉 68

(2)内壁 68

(3)外壁 69

(4)口沿唇部 69

(5)腹部 69

(6)近足部 70

(7)足部 70

(8)底部 71

细部特征篇 72

1.从流釉上鉴定 72

(1)精致瓷 72

(2)普通瓷 72

(3)粗瓷 73

(4)满釉 73

(5)半釉 73

(6)泪痕 74

(7)蜡泪痕 74

(8)垂釉痕迹 74

2.从厚薄上鉴定 75

(1)厚釉 75

(2)较薄釉 75

(3)薄釉 76

(4)均匀 76

3.从开片上鉴定 77

4.从杂质上鉴定 78

(1)严重杂质 78

(2)微有杂质 78

(3)釉质匀净 79

5.从光泽上鉴定 80

(1)光泽润泽 80

(2)釉面光亮 80

(3)釉面黯淡 80

(4)油由脂光泽 81

(5)玻璃光泽 81

6.从化妆土上鉴定 81

(1)粗质 81

(2)精细 82

7.从胎釉上鉴定 82

(1)胎釉结合 82

(2)落渣 83

(3)斑点 83

8.从稀稠上鉴定 84

9.从手感上鉴定 84

(1)光滑 84

(2)细腻 85

(3)粗糙 85

第四招 识窑口 87

品类篇 87

1.从越窑上鉴定 87

(1)地域 87

(2)时代 87

(3)造型 88

(4)胎质 88

(5)釉质 88

(6)纹饰 89

2.从欧窑上鉴定 90

(1)地域 90

(2)时代 90

(3)造型 90

(4)胎质 91

(5)釉质 91

(6)纹饰 92

3.从婺州窑上鉴定 92

(1)地域 92

(2)时代 92

(3)造型 92

(4)胎质 93

(5)釉质 93

(6)纹饰 93

4.从洪州窑上鉴定 94

(1)地域 94

(2)时代 94

(3)造型 94

(4)胎质 95

(5)釉质 95

(6)纹饰 95

5.从龙泉窑上鉴定 96

(1)地域 96

(2)时代 96

(3)造型 96

(4)胎质 97

(5)釉质 97

(6)纹饰 98

第五招 鉴胎质 99

胎色篇 99

1.从白胎上鉴定 99

2.从青胎上鉴定 100

(1)青色胎 100

(2)青灰胎 100

(3)铁青胎 102

3.从黄胎上鉴定 102

(1)淡黄胎 102

(2)黄白胎 102

4.从灰胎上鉴定 103

(1)灰白胎 103

(2)灰褐胎 104

(3)灰黑胎 105

(4)灰黄胎 106

(5)浅灰胎 107

(6)深灰胎 108

(7)铁灰胎 109

5.从褐胎上鉴定 109

(1)浅褐胎 109

(2)深褐胎 110

(3)紫褐胎 111

6.从红褐胎上鉴定 111

细部特征篇 113

1.从薄胎上鉴定 113

(1)薄胎 113

(2)较薄胎 114

2.从厚胎上鉴定 115

(1)略厚 115

(2)厚重 117

3.从粗胎上鉴定 118

(1)粗胎 118

(2)略粗胎 120

4.从细胎上鉴定 121

(1)精细胎 121

(2)略细胎 123

5.从砂胎上鉴定 124

(1)粗砂胎 124

(2)细砂胎 125

6.从气孔上鉴定 126

(1)轻微 126

(2)严重 127

7.从杂质上鉴定 128

(1)点状 129

(2)粒状 129

(3)黑粒 130

8.从原料上鉴定 130

(1)高岭土 130

(2)泥胎 132

9.从淘洗上鉴定 133

(1)精炼 133

(2)略粗 134

10.从瓷化程度上鉴定 135

(1)弱化 135

(2)烧结 136

购买PDF格式(7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