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法制思想的近代化
  • 作 者:罗耀九主编
  • 出 版 社: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06404643
  • 标注页数:370 页
  • PDF页数:38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82 ≥37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中国近代法制思想的历史渊源 1

一、对封建法制的反省与批判 1

二、变革封建法制的尝试性思考 11

三、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法制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22

第二章 鸦片战争前中英法制观念的冲突 26

一、中英官方文化观念的早期接触 26

二、英国外交使团引起的中英法制观念的冲突 30

三、鸦片战争前两种英国人的法制观念 35

四、鸦片禁入具结等问题体现的法制观念冲突 41

五、清廷封建法制的半野蛮性 44

六、小结 46

第三章 太平天国时期的法制思想 48

一、法制思想发展的第一阶段——朦胧的法制意识 48

二、法制思想发展的第二阶段——偏激的严刑峻法 52

三、法制思想发展的第三阶段——向往近代法制的努力 59

第四章 英法联军侵华前后的法制思想冲突 64

一、清代法制观念的特点 64

二、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西法制观念的冲突 72

三、两次鸦片战争之间中外法律交涉的案例 84

四、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中西法制观念的冲突 87

五、1867~1893年中西法制观念的冲突 96

六、西方法制观念和规范的传播及其影响 101

第五章 19世纪末中国法制思想透视 109

一、甲午战后中国社会变法思潮的兴起 109

二、维新派对西方法制思想的传播及其作用 113

三、新旧法制思想的矛盾冲突 124

四、变法的历史哲学——进化观的确立 129

五、维新派法制思想的兴起 133

六、现实的选择:从制度局到懋勤殿 145

第六章 清末西方资产阶级法制思想的输入与融合 156

一、西方资产阶级法制思想的输入及其内容 157

二、中国资产阶级对西方法制思想的吸收和利用 170

三、革命派对西方法制思想的选择与融合 180

四、清末修律和礼法之争 187

第七章 晚清法观念门类和本位的变化 201

一、刑法的罪、刑与科刑变化 201

二、民事立法的独立化趋势 215

三、息讼、讼争与诉讼主体的位移 229

四、人治与法治的消长 243

五、观念转型期的二元结构 262

第八章 清末朝野宪政思潮的激荡 280

一、西方法制思想的传播与取舍 280

二、真假立宪思想的实践活动 283

三、肯定中国人民具备立宪条件 289

四、对三权分立制度的异议 291

五、小结 295

第九章 民国初年政体之争与西方法制思想 296

一、革命派实践责任内阁制的失败 296

二、立宪派主张内阁制要扩大总统权力 304

三、历史的昭示 313

第十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对西方法制思想的新认识 318

一、“洪宪”帝制给人们带来的反思 320

二、“定孔教为国教”不符合共和宪法精神 322

三、争取平等人权的呼声 333

四、维护共和法制的尊严 339

五、对改造落后国民性的反省 343

六、小结 348

第十一章 余论:近代中西法制思想的异趣 350

一、法制与变法的分野 350

二、权利与义务的法观念 354

三、礼治与民主思想的对立 357

四、坚持人治还是实行法治 363

五、结束语 367

后记 370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