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热河日记》研究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热河日记》研究
  • 作 者:张丽娜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6009951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导论 1

第一章 朴趾源及其时代认识 13

第一节 18世纪的朝鲜社会 13

一、社会生产的逐步恢复 14

二、商品生产关系日渐萌芽 15

三、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 18

四、土地兼并与“流民” 21

五、身份等级制度的瓦解 23

六、势道政治与吏治腐败 27

第二节 18世纪朝鲜的思想与文化 31

一、性理学与“党争” 31

二、性理学与“北伐论” 34

三、实学思潮的萌生 36

四、《热河日记》与“北学” 43

第三节 中朝关系的调适与转型 45

一、“事大至诚”,以清为“夷” 45

二、回归“礼治”,正视清朝 47

第四节 朴趾源的生平 54

一、求知探索的青年时期 54

二、实学精进的中年时期 56

三、民本仕宦的晚年时期 58

四、著书求索的启蒙学者 59

第二章 《热河日记》的文献学考论 66

第一节 《热河日记》的成书缘革 67

一、燕行之旅 67

二、成书时间 70

第二节 《热河日记》的体例考析 71

一、日记部分 72

二、杂录部分 75

三、文体分类 78

第三节 《热河日记》中的中国文献 82

一、各类中国文献一览 82

二、关于杨循吉《志异》 84

三、朴趾源对中国文献的关注与甄选 86

第三章 《热河日记》中的“北学”思想探索 97

第一节 渡江录的“神”与“情” 97

一、燕行之旅与朴趾源的崭新探索 98

二、实学精进与朴趾源的细致观察 105

第二节 《热河日记》中的中国人文地理 116

一、山川、形胜与朴趾源的历史视野 116

二、胜迹、遗址与朴趾源的考证精神 132

第三节 《热河日记》中的中国文物制度 149

一、《热河日记》中的清代政治统治术 149

二、《热河日记》中的清代经济社会 164

三、《热河日记》中的清代文化生活 175

第四节 “北学”思想中的改革精神 184

一、改革精神的哲学基础 184

二、限民名田,耕耘树艺 192

三、鼓励工商,贸易富国 198

四、因地制宜,发展实业 203

五、利用厚生,富国强兵 211

第四章 杂录的内容及艺术形式 214

第一节 《行在杂录》《审势编》的论述艺术 214

一、《行在杂录》:朝贡关系内在问题的审视与反思 214

二、《审势编》:清朝思想政治统治术的阐释与剖析 221

三、理势与语势映衬下的政治使命感 228

第二节 《山庄杂记》的内容特色与创作手法 231

一、纪行散文:《夜出古北口记》《一夜九渡河记》 231

二、宫廷之戏:《戏本名目记》《万年春灯记》《梅花炮记》 235

第三节 《口外异闻》《谒圣退述》《盎叶记》的人文蕴涵 242

一、《口外异闻》:燕行途中的见闻考辨 242

二、《谒圣退述》:清代官学设置的名实不副 247

三、《盎叶记》:北京寺院文化的多重内涵 251

第五章 《热河日记》的艺术特色 257

第一节 《热河日记》中的中国形象 257

一、从王侯贵族到一般文士的人物群像 258

二、从“繁华富丽”到“利用厚生” 262

第二节 丰富而生动的艺术形象 268

一、文学典型 269

二、文学意境 276

第三节 朴实而尖锐的议论艺术 280

一、烛察时弊、放言无忌的政论风格 281

二、广征博引、曲折尽情的议论风格 291

第四节 辛辣而深刻的讽刺艺术 294

一、对两班的揭露和批判 295

二、灵活多变的讽刺手法 298

第五节 追朴求真的语言艺术 305

一、雅洁流畅的语言风格 306

二、异彩纷呈的修辞技巧 310

第六章 《热河日记》的地位和影响 315

第一节 朝鲜游记文学的里程碑 315

一、“燕行录”文学的集大成之作 315

二、对李氏王朝统治阶层的震撼 319

三、《热河日记》与“文体反正”运动 321

第二节 后人对朴趾源著作的结集、出版和纪念活动 325

一、朴趾源作品的广阔研究空间 325

二、后人的结集、出版和纪念活动 332

参考文献 339

一、基础文献 339

二、研究专著 339

三、参考论文 344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