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走向学校语文  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作 者:余昱著(广西师范大学)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40652977
  • 标注页数:220 页
  • PDF页数:23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0 ≥22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学校语文怎么了? 1

一 校园镜像 1

二 新时期学校语文及其研究 4

三 新时期语文教育改革的历史依据与价值取向 9

四 文化研究之于学校语文的意义 15

第一章 知识转型与学校语文 19

一 中国现代性问题的反思 20

二 现代性知识形态的诠释 26

(一)西方现代性知识形态 26

(二)知识形态与中国社会转型 34

三 现代性形态下的知识与学校语文 40

(一)读写中心主义 40

(二)默会知识的缺场 42

第二章 学校语言教学 47

一 学校语言教学的现状 49

(一)学校语言教学的地位与任务 49

(二)学校语言教学的要素 51

(三)学校语言教学的危机 54

二 语言的跨文化对话 65

(一)西方哲学家的语言观简介 66

(二)汉语言的特征 73

三 回归语言之初 75

第三章 语文课堂教学的现实思考 80

一 “有用”: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 81

二 “效率”: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 91

第四章 大众文化与学校语文 95

一 现代中国社会的文化景观 96

(一)“卡通一代”来了 99

(二)“流行歌曲真带劲” 100

(三)放纵的狂欢者 101

二 大众文化与语文课堂教学 103

三 大众文化优质资源的开发 108

(一)大众文化资源开发的价值根源 108

(二)大众文化资源价值的判断 111

(三)大众文化优质资源开发的策略 112

第五章 学校的语文考试 114

一 学校语文的前台:考试的仪式化与知识的商品化 115

(一)语文考试存在的理由 115

(二)语文考试的规训 116

二 学校语文的后台:考试竞争下达成的主动学习方式 119

(一)维持性学习 119

(二)孤独式学习 120

三 语文考试:师生对话的起点 121

(一)语文考试不是一种可预测性目的的实现 122

(二)语文考试不是一种可控制性内容的施行 124

(三)语文考试不是一种可计算性结果的得出 125

第六章 语文教师和教科书的关系 128

一 再现性知识倾向 129

二 指向性知识倾向 135

三 有效的对话:师生与教科书融通的关键 140

(一)霸权支撑下的对话 141

(二)平等的对话 142

第七章 惯习与语文教育实践 145

一 惯习的基本意义及相关范畴 146

二 语文教学生活中师生的文化规范与文化参与 151

(一) 学生的困惑:“不省鼠事”抑或“不省人事”? 151

(二) 教师的感慨:当教师难,当语文教师更难! 153

(三) 语文教育改革两难:城乡两极如何放置? 157

第八章 文化研究走入学校语文 165

一 文化研究是什么 165

(一)教育与文化 165

(二)文化研究界说 167

二 文化研究与教育关系的发展理路 170

(一)教育中文化研究的浮现 170

(二)教育中文化研究的论域 174

三 置学校语文于文化研究中 182

(一)学校语文中文化研究的出场语境 182

(二)学校语文中文化研究的论题聚焦 186

第九章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意义和语文课程变革的效力 191

一 新课程赋予教师的新的意义 193

二 语文课程改革的效力 198

(一)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加深对课程内涵的理解 199

(二)以学生的语言发展、情感培养为本,构建开放多元的语文课程内容 202

(三)营造健康的语文课程生态环境 203

结语 多元的思想 立体的语言 205

一 学校教育是什么? 205

二 学校语文正在做什么? 207

三 解冻学校语文 209

后记 212

本书参考书目 215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