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五四的历史与历史中的五四  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作 者:牛大勇,欧阳哲生编
  • 出 版 社: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301162422
  • 标注页数:695 页
  • PDF页数:70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702 ≥69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辑 五四与中国现代思想 1

五四新文化:继承与超越&耿云志 3

对五四时期陈独秀“反封建”说的反思&冯天瑜 13

关于“五四”的再思考——共识的达成及其伟业&坂野良吉 33

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的阅读个案&章清 56

“五四”作为历史的分水岭&李红岩 93

第二辑 五四与中国文化 101

新文化运动的现代意义&胡军 103

由明末以来的学术变迁看“五四”反孔运动发生的必然性&闫润鱼 159

孔子与五四:圣人不怕“革命”&李喜所 175

“五四”的时代精神状态及其对后来教育思想的影响&胡伟希 191

中国的文艺复兴——胡适以中国文化为题材的英文作品解析&欧阳哲生 206

第三辑 五四与中国社会发展 243

五四运动在东京&王晓秋 245

五四时期社会文化嬗变论纲——以婚姻、家庭、女性、性伦为中心&梁景和 250

社会转型视角下的“五四”与民族主义建构&王续添 268

士庶文化的貌合神离——五四新潮中的京剧舞台&罗检秋 287

第四辑 五四时期人物与思想研究 307

中庸调和——通向和谐之路——关于李大钊等的“调和论”的思考&郭建荣 309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若干问题的探讨——兼谈《新青年》“马克思研究”专号的编辑和印行&杨琥 318

钱玄同和汉字简化——另一个简体字&村田雄二郎 341

失踪的五四思想者——以《评论之评论》为中心的考察&邓丽兰 353

舒新城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张仲民 376

“救亡压倒‘反启蒙’”——以张君劢1930—1940年代的文化观为中心&翁贺凯 410

第五辑 五四时期的政治与学术 445

陈独秀与《北京市民宣言》——五四运动的总结&沈寂 447

五四爱国运动中学生群体行为分析&刘一皋 458

另一种抉择:后“五四”时代部分北大师生的非政治倾向&卢毅 494

从“五七”、“五九”到“五卅”、“五三”——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五四爱国运动的思想源流&臧运祜 522

“科学”与“求真”——略论五四时期中国史学的理论建树&张越 537

“五四”以后“国学”热的一个新动向 ——大学“国学系”的设立及其结局&尚小明 549

第六辑 追忆五四、反思五四 563

西南联大“五四”纪念述论&闻黎明 565

坚守与变通间的游移——“战国策”派学人对“五四”精神的理解&江沛 587

我们与你们:五四前后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分野&张太原 600

五四纪念在新加坡——以华文报章的报道和华社记忆为中心&黄贤强 施彦 619

五四启蒙知识分子的理性缺欠&朱志敏 642

重新认识五四时期的个性主义&左玉河 659

五四运动在西方中国研究中的式微?——浅析中外学术之兴趣异同&王晴佳 667

近十年来国内五四运动史研究述评&赵倩 679

购买PDF格式(1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