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犯罪成立理论原理  前序性研究
  • 作 者:王志远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802160111
  • 标注页数:277 页
  • PDF页数:30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00 ≥27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导读 1

第一章 我国耦合式犯罪成立理论体系的结构与解构 8

第一节 犯罪成立理论的本体 8

第二节 我国犯罪成立理论体系评说 12

一、我国犯罪成立理论体系概要 12

二、我国犯罪成立理论的体系性特点 14

第三节 我国犯罪成立理论的困境 20

一、价值前置 22

二、功能性缺陷 24

三、基本概念的混淆 33

四、学术资源的浪费 38

第二章 基本研究范式 43

第一节 犯罪成立理论研究的范式评判 43

一、中外对应的视角 44

二、相对主义的假设 46

三、逻辑上的优劣观 48

四、多元研究的视角 50

五、缺陷修正的视角 52

第二节 本书的基本范式 53

一、形式理性 55

第一节 形式化的必要性与构成要件概念的提出 55

第三章 定罪的形式化根据 55

二、构成要件概念的提出 59

三、构成要件设定方式 63

第二节 形式化的天然缺陷 78

一、一种新的主客观统一观 78

二、非平衡性的必然性分析 80

第三节 形式化内涵的变化 87

第四章 定罪的形式化根据的补足 90

第一节 解释论路径 90

一、刑法解释与立法补充 90

二、文本含义的追寻 94

三、文本含义的合理性 98

四、司法解释的界限 100

第二节 科学主义路径 109

一、科学主义路径的提出 109

二、科学主义路径的界限 115

第三节 “形式+实质”路径 117

第五章 欧美犯罪成立理论借鉴 123

第一节 欧美法系犯罪成立理论评介 123

一、大陆法系(德日)多元立体结构 123

二、英美国家的双层平衡结构 128

三、欧美犯罪成立理论的体系性思路 130

第二节 国外犯罪成立理论对形式化缺陷的解决 134

一、立体化与消极的不完整性的消除 134

二、立体化与积极的不完整性的消除 137

三、立体化的修正与罪刑法定原则 140

第六章 立体化路径的历史选择 143

第一节 正本清源的方法论——目的论还原 143

第二节 大陆法系犯罪成立理论的立体化发展 148

一、刑事古典学派的犯罪成立理论 148

二、新派对构成要件理论的消解及启示 152

三、犯罪成立理论的立体化发展 156

四、结论 169

第三节 我国犯罪成立理论的形成原因 170

第七章 立体化的过程价值 181

第一节 立体化与刑法限制机能的实现 183

一、刑法的限制机能 183

二、刑法限制机能与知识体系构建 186

三、刑法限制机能与活动机制构建 191

四、知识体系和活动机制的有机结合——刑法限制机能的最终实现 194

第二节 立体化与“比武场”的提供 198

第一节 大陆法系三阶判断体系反思与再反思 202

一、犯罪的二阶判断体系 202

第八章 我国犯罪成立理论的立体化构建 202

二、犯罪的四阶判断体系 213

三、我国学者对于大陆法系犯罪成立理论体系的批判与反批判 217

第二节 国内犯罪成立理论重构模式评判 224

第三节 我国犯罪成立理论体系新构建 236

一、立体化构建的前提根据 236

二、应然的犯罪成立理论结构 239

三、标准与证成 243

第九章 刑法中的行为 246

一、行为论的机能 247

第一节 行为论概观 247

二、行为论学说概观 248

第二节 行为与刑法 252

一、行为与刑事立法 252

二、行为与刑法解释 254

第三节 行为在刑法中的应然地位 255

一、犯罪是行为与其困境 255

二、刑法中的行为 261

第四节 若干问题的解答 268

一、构成要件的分类 268

二、行为性问题 269

后记 271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