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在《文心雕龙》与《诗学》之间 跨越话语的门槛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在《文心雕龙》与《诗学》之间  跨越话语的门槛
  • 作 者:王毓红著
  • 出 版 社:北京:学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00600467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目录 1

引言 1

第一编 终极关怀:亚里士多德与刘勰诗学本原理论 3

第一章 形而上的追问:第一原因(主动理性)与道 3

Ⅰ 亚里士多德与刘勰形而上文学本原理论的哲学基础 3

Ⅱ 第一原因——主动理性——人的天性与求知:亚里士多德的诗本原理论 6

Ⅲ 太极——道——刘勰的文学本原理论 15

第二章 形而下的思考:摹仿者与圣人(经) 26

Ⅰ 人:亚里士多德与刘勰文学本原理论的终极关怀 26

Ⅱ 摹仿与理性的求知行为——摹仿者与诗人——亚里士多德文学作品的本原理论 29

Ⅲ 圣人——经——刘勰文学作品的本原理论 36

第三章 文学在语言中存在:亚里士多德与刘勰关于文学本原的语言思考 51

Ⅰ 亚里士多德:逻各斯——理性——语言 51

Ⅱ 刘勰:经——书写文本——立言 57

第四章 经与逻各斯:中西诗学理论中的话语权力 66

Ⅰ 在场的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西方诗学 67

Ⅱ 在宗经与法经之间:中国古代诗学理论中的话语权力 89

第二编 貌合神离:亚里士多德与刘勰诗学语境中的文体概念 117

第一章 亚里士多德文体论 117

Ⅰ 古希腊修辞学:西方文体概念生成的语境 117

Ⅱ 诗学与修辞学的统一: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文体论 125

第二章 从外部研究到内部研究:西方诗学语境中文体论的建构 141

Ⅰ 文体的外部因素:古罗马至十九世纪西方文体理论研究的视域 141

Ⅱ 文体的内部因素:现当代西方文体理论研究的视域 149

第三章 多种指称:《文心雕龙》和中国诗学理论中的文体概念 161

Ⅰ 多种指称:《文心雕龙》中的文体概念 161

Ⅱ 文体概念内涵的建构 170

Ⅲ 文体概念内涵的离析与积淀 176

Ⅰ 语言表达方式层面亚里士多德与刘勰文体论的差异 189

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与刘勰文体概念内涵之比较 189

Ⅱ 中西诗学语言语境中文体概念之泾渭 208

第三编 共时与历时:亚里士多德与刘勰体裁理论比较研究 221

第一章 亚里士多德共时态体裁理论 221

Ⅰ 诗是一种用语言摹仿现实存在的技艺:亚里士多德对诗(广义)本质的界定 221

Ⅱ 史诗、戏剧和抒情诗:亚里士多德体裁分类理论 239

Ⅲ 诗的艺术整体中的悲剧与史诗体裁理论 248

第二章 刘勰历时态体裁理论 285

Ⅰ 原始以表末:刘勰时间之维中的体裁理论 285

Ⅱ 独立性与渗透性:体裁演变过程中的普遍规律 291

Ⅲ 诗有恒裁:历史演进过程中体裁自身的统一性与连续性 298

Ⅳ 作家与社会:体裁演变的条件系统 302

Ⅰ 共时中的历时:亚里士多德体裁理论的二元性 316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与刘勰体裁理论的二元性 316

Ⅱ 历时中的共时:刘勰体裁理论的二元性 329

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与刘勰体裁理论之比较 346

Ⅰ 诗与文笔并重:亚里士多德和刘勰体裁理论不同的研究范畴 346

Ⅱ 亚里士多德与刘勰体裁分类空间上的差异 358

第五章 文章与诗的艺术:中西体裁理论不同的研究范围 372

Ⅰ 诗的艺术:西方体裁研究的范围 372

Ⅱ 文囿恢弘:中国古代普泛的体裁研究范围 390

第六章 线形与非线形:中西体裁分类空间的差异 422

Ⅰ 作为美的艺术的诗的多层次立体划分:西方体裁分类空间 422

Ⅱ 历时性:中国古代体裁分类空间上的特点 450

结语:走向比较诗学 466

主要参考文献 469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