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董每戡著;黄天骥,陈寿楠编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36123450
- 标注页数:1082 页
- PDF页数:108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087 ≥108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3
《琵琶记》简说 3
一 高则诚和他的《琵琶记》 3
二 《琵琶记》的主题思想 18
三 《琵琶记》的情节结构 41
四 《琵琶记》的人物创造 65
五大名剧论 95
自序 95
《西厢记》论 100
开场的独白 100
一 作者和作剧的年代 101
二 反映的历史真实 125
三 主要的情节结构 142
四 原作究竟是四本抑五本 198
五 主要的人物形象 226
六 剧本“收煞”和演出“打散” 303
七 简短的结语 314
《琵琶记》论 318
《还魂记》论 366
《长生殿》论 448
本剧有关史事举要 531
《桃花扇》论 531
一 定正鹄 541
二 审虚实 568
三 谈情节 603
四 论形象 676
整理说明 董苗 743
《三国演义》试论 748
一 由口头传说到书本演义 748
二 《三国演义》所反映的本质 772
三 通过主要人物形象看三国 792
四 我对《三国演义》的管见 914
整理后记 朱树人 924
海沫集 931
序 赵景深 931
一 李笠翁论戏剧结构 940
二 李笠翁论戏剧词采 986
三 两宋杂剧的战斗性 1019
四 说“玉茗论剧” 1042
五 说形似神似 1058
六 温州戏文初探 1067
整理后记 董苗 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