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唐宋词通论pdf电子书下载 > 文学
唐宋词通论
  • 作 者:吴熊和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100036976
  • 标注页数:456 页
  • PDF页数:46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68 ≥45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词源 1

第一节 燕乐与词——我国诗、乐结合的新传统 2

第二节 唐教坊曲——唐五代词调的渊薮 10

一、隋曲 11

二、唐曲 14

第三节 从选词以配乐到由乐以定词——词体的形成过程 22

第二章 词体 33

第一节 词的创作——按谱填词 34

一、音谱 35

二、词谱 45

第二节 词体的形成——依曲定体 50

一、依乐段分片 52

二、依词腔押韵 57

三、依曲拍为句 60

四、审音用字 65

第三章 词调 76

第一节 词调的来源 76

一、来自民间 77

二、来自边地或外域 78

三、创自教坊、大晟府等乐府机构 80

四、创自乐工歌伎 81

五、摘自大曲、法曲 82

六、词人自度曲 83

第二节 曲类与词调 84

一、大曲、法曲、曲破 85

二、令、引、近、慢 90

三、其他曲体曲式 103

第三节 词调的异体变格——乐曲移调变奏 108

一、转调 109

二、犯调 110

三、偷声、减字 114

四、添声、添字、摊声、摊破 115

五、叠韵、改韵 118

第四节 选声择调 119

一、择声情 120

二、择新声 130

三、择曲名 133

第五节 词调的演变 136

一、唐五代词调以小令为主,齐言、杂言并存 139

二、北宋新声竞繁,众体兼备,词调大盛 141

三、由于音乐文艺重心转移,除词人自度曲外,南宋词调发展呈现停滞,最后衰落 147

第四章 词派 151

第一节 唐宋词分派的由来 151

第二节 倚声椎轮大辂——敦煌曲子词 161

第三节 齐梁诗风下的《花间集》 170

第四节 南唐君臣与宋初词坛 179

第五节 有井水处皆歌柳词 189

第六节 苏轼指出向上一路,全面改革词风 199

第七节 从秦观到周邦彦 213

第八节 靖康之变前后的李清照 225

第九节 辛弃疾与南宋爱国词 234

第十节 姜夔句琢字炼,归于醇雅 249

第十一节 眩人眼目的吴文英词 257

第十二节 宋元之际词人与亡国哀音 264

第五章 词论 273

第一节 唐代评论罕及于词,后蜀欧阳炯的《花间集序》,或可视为有专文论词之始 275

第二节 宋人词话始于元丰初杨绘的《本事曲》,多数偏于纪事,重在品藻与议论的则较后起 279

第三节 苏门始盛评词之风,对推尊词体和推进词的评论起了重要作用 282

第四节 李清照创词“别是一家”之说,阐明了词体的音律、风格特点,为诗、词之别立下界石 288

一、词须协律 290

二、词须典雅,有情致 291

第五节 靖康之变后,词风慷慨任气,论词亦多重在家国之念,经济之怀 291

一、批判花间词人的流宕无聊 292

二、肯定苏词的革新,赞扬骏发踔厉的词风 292

三、主张以“经济之怀”入词 294

四、倡导“复雅” 295

第六节 南宋后期论词,重点转向讲习与传授词法,这一过程始于姜夔,而备于张炎 299

一、姜夔始论词法 299

二、杨缵、吴文英、张炎三家词法 300

第七节 鼓吹苏、辛词风的,不如周、姜后学之盛,但在金源末及南宋末,也并不寂寞 305

一、金源特重苏、辛词 305

二、宋末词风之弊,在于厚周、姜而薄苏、辛 307

第八节 张炎《词源》是周邦彦、姜夔一派词学的总结、它同时反映了宋词的最终衰落 308

一、主雅正 310

二、主清空 310

第六章 词籍 312

第一节 丛刻 313

第二节 总集 321

第三节 别集 340

一、唐五代词别集 341

二、北宋词别集 343

三、南宋词别集 352

第四节 词话 367

第五节 词谱词韵 382

一、词谱 382

二、词韵 384

第七章 词学 387

第一节 关于词乐 388

一、燕乐二十八调,两宋词乐不出七宫十二调 388

二、二十八调的用音与结声 393

三、宫调声情与依月用律 396

四、宋词的歌法 398

第二节 关于曲调考证 402

一、从《教坊记》、《乐府杂录》考词调之源 404

二、《碧鸡漫志》的曲调考证 406

第三节 词学的展望 408

附录 412

《彊村丛书》与词籍校勘 412

从宋代官制考证柳永的生平仕履 426

陆游《钗头凤》词本事质疑 439

关于鲖阳居士《复雅歌词序》 447

重印后记 455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