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杨志坚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040172216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目录 1
摘要 1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问题与选题 1
一、地位与错位 1
Abstract 3
二、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 3
三、选题的确定及其价值 7
第二节 研究现状 8
一、总体状况 8
二、主要问题 15
第三节 时空限定、重点问题和逻辑框架 16
一、时空限定 16
二、重点问题 16
三、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17
第四节 研究方法 18
第二章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理论问题 20
第一节 本科教育概念 20
一、基本内涵 20
二、本科教育的历史发展 24
三、本科教育的核心理念 28
一、培养目标概念 34
第二节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 34
二、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体系 37
三、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要素 40
四、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结构 42
五、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定位 44
第三节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 46
一、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46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50
三、专才教育论和通才教育论 53
第四节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客观依据 60
一、人才“产品”及其商品属性 60
二、国家主体 62
三、社会群体主体 64
四、个体主体 65
第三章 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形成(1949—1961) 67
第一节 “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1949—1952) 67
一、《共同纲领》和教育的主要任务 67
二、对“通才教育”的批判 70
三、“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 74
第二节 “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1953—1956) 78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78
二、向苏联学习 81
三、“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 83
一、关于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论争 89
第三节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定型与定位(1957—1961) 89
二、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定型与定位 92
第四章 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历史演进(1962—1998) 96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1966—1976) 96
一、“文化大革命”与“教育革命” 96
二、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政治性调整 100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1977—1984) 105
一、本科教育的恢复和发展 105
二、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承接性调整 107
一、经济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 110
第三节 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1985—1992) 110
二、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适应性调整 113
第四节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的本科教育培养目标(1993—1998) 118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118
二、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批判性调整 122
第五章 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问题与挑战 127
第一节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主要问题 127
一、关于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问题 127
二、关于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问题 132
三、关于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统一性问题 135
一、变化着的社会环境 139
第二节 变化着的本科教育宏观环境及其挑战 139
二、变化着的中国高等教育环境 145
第六章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战略调整 149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49
一、道德优先和个性发展 149
二、针对性、多样性和国际性 153
第二节 价值取向的战略调整 156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 156
二、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 163
第三节 基本定位的战略调整 172
一、需求与政策 172
二、复合性应用型人才 177
三、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基本定位的多样性 180
第四节 确立现代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183
一、人才培养模式 183
二、专业设置 187
三、课程结构 192
四、教学方法 196
第七章 主要结论 201
附录一 本科教育问题调查问卷(教师) 205
附录二 本科教育问题调查问卷(学生) 209
主要参考文献 213
后记 220